9月1日起,教师将实行ldquo弹性
作者
惜朝
来源
教师E家
优妈说我们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与包容,至少,不让他们委屈。两周了,“双减”的讨论依然热烈。
就在上月底,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一则通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称“双减”意见)。
有人说,给孩子减负都上升到国家级任务了,这一个“双减”真的意义非凡。
首先投赞成票了,是广大家长。
“减得好啊,现在孩子压力太大了,课内作业太多,课外补课没完没了。”
“就应该取缔校外补课,让孩子在学校好好学,都去外面补课了,那要老师做什么呢?”
老师却有不同的意见。
“这究竟是‘减负’还是‘增负’,学生留在学校不让走,老师还得陪着,谁吃得消啊!”
“感觉跟以前一样,给学生减掉的负担,都跑到老师身上了。”
身为老师,对于被迫“增负”已经习以为常。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双减”意见对老师的影响。不为别的,只为推动“双减”意见更顺利地实施。
教师工作本已超负荷
“弹性上下班”或许雪上加霜
先看看“双减”意见的第三条第9点。
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看到“弹性上下班制”,我是真的傻眼,这能如何实施呢?
要知道,学校对老师的坐班要求非常严格,非特殊事由不能离校。
而且在非上课时间,老师也被各种琐事杂事缠身。
根本不可能实现“上下班自由”嘛。
上网查了一下“弹性上下班”。
原来,老师一直都是弹性上下班。
早上回校,要比学生到得早,下午放学,要等最后一个学生离开,再回办公室继续备课、改作业。
即使下班回家,依然忙不完各种“隐形工作”,毕竟总有家长要跟你沟通,总有教案或报告没写完。
别说“8小时工作制”了,老师能在2点前上床睡觉就很不错了。
其实早在7月底,北京市教委已经表示,将采取教师“弹性上下班”等方式,关心关爱教师。
而9月起,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作时间将直接延长。
这一次,“双减”意见也说得很清楚,学校放学时间就要和当地家长下班时间接轨,至少延迟放学2小时。
在这2个小时里,教师要监督学生写作业,要帮助学生答疑,还要给有困难的学生补习……
那么,很多工作就要推到2个小时之后,或者说,只能直接带回家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超负荷运转。
如今推行“弹性上下班制”,并不能为教师减负,反而会招引质疑嘲讽。
要不统一硬性规定延迟两小时下班,让老师直接服从就是了。
万一哪天家长说,老师,我还在加班,你帮我多照看照看孩子……
万一哪天校长说,今天的教研活动写份稿子,等下推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dw/1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