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梅楼书话一冷摊负手对残书

剑梅楼书话

姜宝兵

“剑梅楼”是书斋名,语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自明朝《警世贤文》中勤奋篇警句。宝剑的锋利和梅花的清香都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才得来的,所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胜利。比喻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艰难困苦,才能取得成功。

“书话”这个名称是从“诗话”、“词话”演化而来的,凡是关于谈书的散文、随笔,乃至较短的书评也一律称为书话。书话是从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其中最为读者熟悉的是郑振铎的《西谛书跋》、阿英的《阿英书话》、唐弢的《晦庵书话》、鲁迅的《鲁迅书话》。书话贵在体现作者独到的品书心得,不仅提供有关书的知识,而且也需研求学问。

初夏的傍晚,暖风扑面,吃过晚饭,与妻子一起到糖城广场散步。妻子很快加入了广场舞的队伍,我独自一人围着广场散步。走到南边的夜市时,但见熙熙攘攘、热闹非常。本想绕开这闹市拐弯儿继续散步,但在人声鼎沸中隐约听到“处理图书,十元两本,二十元五本”的电喇叭声音,不由自主地循声而去。

越过几个服装摊儿和杂货摊,终于在一个烤羊肉摊儿边上找到了一个书摊儿。与热热闹闹、人气旺盛的烤羊肉摊儿相比,书摊儿显得冷清了许多,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在埋头挑书。一大堆书籍就堆在一块塑料布上,花花绿绿,琳琅满目,一边的电喇叭正在卖力地吆喝,摊主没精打采地看着眼前的几个人在挑书。因为这两年已经习惯了在网上购书,既方便又价廉,所以已经多时不逛书店书摊了,隐居的小城只有一家新华书店和为数不多的几家私营书屋,里面的图书品种不多且价格昂贵,当然引不起兴趣了。

目光迷离之间,忽然发现一本封面红绿相间的书《书与书话》,连忙抢在手中,先看封面《万象》编辑部编,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书面还有留言:纸薄,留言,是书缘,还是情缘?书痴、猎书者说,几多留言,几许风景,只为那一句有话要说的诗句:泪,一个湿润的拥抱。

掂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些厚重,翻看页码有多页,定价25元。翻看目录有《书缘情缘》、《书痴》、《猎书者说》、《闲话中国的剑侠小说》等篇目,还有黄裳的《买书记趣》、《书香琐记》和刘心武的《红楼梦》烟雨等,看到这里已经决定拿下。书话类的图书过去也买过几本,都是质高价也高,这次也算捡了一个漏。

开局良好,就兴趣盎然,干脆蹲下也象别人一样在书堆上翻检起来,只是大多是一些通俗类读物,花花绿绿而价值不高,感觉是一些卖不动的底货。一问卖书的老板,果然是一家倒闭了的私人书屋处理的清仓底货。这几年,受电商的冲击和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影响,私人书屋陆续倒闭,仅剩的几家也主要依靠经营教辅教材而奄奄一息,勉强支撑。想来不禁黯然。

正在黯然神伤,忽然目光一闪,发现一本王跃文著的《拍手笑沙鸥》,封面上写着:官场小说第一人、著名作家王跃文最新思想力作。典型王氏幽默,解读社会现实、官场生态,妙说各种关系。为官从政者必读枕边书!99篇王跃文的思想力作,就是99把投枪和匕首,能够刺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

王跃文,那是久仰了的!十几年前就读过他的《国画》、《西州月》、《梅次故事》,他的文字始终渗透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凌厉的批判锋芒,颇受读者喜爱,有官场小说第一人之美誉。近些年,大量以中国机关政治为题材的小说风行于世,从前些年的《沧浪之水》、《绝对权力》、《驻京办主任》到近几年的《二号首长》、《省委大院》、《侯卫东官场笔记》《侯海洋基层风云》等等。上个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的《国画》,作为新官场小说的开山之作,我认为王跃文在官场小说界的地位相当于金庸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至今无人企及。

翻检了不一会儿,已是蹲的腿麻,拿着两本书站起来,心里有些不甘,眼睛不停地扫视着书堆,希望好书自己从里边冒出来。抬头看到从花花绿绿中间露出一本封面朴素的土黄色的书籍,抽出来一看是季羡林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翻开来看看内容,晦涩难懂,真是书如其人!这大师级人物的著作也沦落冷摊,真是可悲。

默然站在书堆前,“冷摊负手对残书”,歇息片刻,又从中捡了一本报刊精萃编辑部编的《百家论坛》和一本《读者》乡土人文版合订本,凑足了五本书,走到老板面前交钱。可是摸遍了两边裤兜,浑身没有一分钱!这才想起出来散步前换了运动服,钱还在上班穿的西服里。一时间闹了个大红脸,好在家离的不远,嘱咐老板把我挑好的书放在一边,给我留着。就大步流星往家赶,回到家,拿上钱,再赶到广场时,已是夜色阑珊。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眼睛还在书堆上扫描,一本书又映入眼帘,拿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本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大散文丛书《唐诗之旅》,简单翻了翻,但见图文并茂,文采飞扬,很对我的胃口,于是毫不犹豫地收入囊中。可是问题又来了,二十元五本,现在多了一本,钱又没多带,面临取舍,只好忍痛割爱,把那本晦涩难懂的季羡林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扔回书堆。

满载而归往家赶,赶回家时已是浑身出汗,今晚收获不小,既锻炼了身体又捡了漏,心情自然不错。妻子已经回到家,正在看电视,看到我拎着的一方便袋图书,就说“又买书了,家里有这么多书了,看的过来嘛?”我连忙说:“看的过来,看得过来。”我既不抽烟又不喝酒,就这一个嗜好,所以妻子也无可奈何。妻子接过方便袋,催促我去洗澡。洗完澡,一看表,已经快十点了,干脆电视也不看了,抽出刚买的《读者》乡土人文版看起来。

中年的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在单位上是骨干,在家里是顶梁柱,压力山大!“何以解忧,唯有读书!”倚在床头,就着台灯的光亮,宁静展卷,远离了城市的喧嚣,避开了尘世的名缰利锁,享受着美美的精神夜餐,直到困得支不住眼皮时,才抱着书睡进美梦里。

作者简介:姜宝兵,字剑梅,号剑梅楼主,清风堂主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德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协理事,《禹城文学》编委。有《剑梅楼文集》《清风堂文集》两部文稿传世。

作品《夜读鲁迅》荣获全国“与共和国同行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二等奖;《青青的梧桐树》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艺作品三等奖;《和伟大祖国一起成长》获“福彩杯我与新中国”有奖征文一等奖;《曲阜纪行》获“孔子文学杯”全国华语文学大赛金奖;《问道西柏坡》荣获“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作品奖;《化蝶》获得首届“新文青”全国青年诗人短诗大赛优秀奖。

博客剑梅楼主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dw/12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