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隐秘的角落里遇见自己的内心隐秘的
休假的第一天,把之前种草的网剧《隐秘的角落》一口气看完了,12集,豆瓣8.9分,目前应该是年度最好的国产剧。作为一个有热度的影视剧,没能第一时间看的代价,一是被各种推送、各种玩梗剧透,影响观看体验,二是诸多讨论后,很难思考出更新角度的影评了。不谈具体的情节,只讲些许感受吧。
6元钱能买得到什么样的尊重
艺术作品究竟是一种服务,还是一种自我雕琢?我觉得应该是二者兼而有之吧。既不能像姜文式的自嗨,也不能跪舔流量,而是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做一个臻美的东西。知乎有人问《隐秘的角落》高级在哪里?最高赞很简短:“作为普通观众,有被尊重到”。
12集时长各不同,卡着剧情的节点,每集都有不同的片尾曲,演技统统在线,大量的细节,让人确实能够感受到创作者的用心。饰演朱永平的演员张颂文讲到一个创作历程中的故事,就是他首次出场时跟朋友打牌说粤语、儿子来了立马转普通话,这种设计是基于他对这个年龄的广东男人的仔细观察,但是有一个遗憾,就是自己转普通话时,说的过于标准了。
能有这种遗憾,恰恰说明自己的标准,恰恰说明尊重观众。在有些粗制滥造的剧情里,某人说了一句话,旁人立马说“听你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啊?”玛德,明明大家说的都是普通话好么?不拿观众当傻子就已经是很好的尊重了。
弹幕里经常蹦出来“6元钱”,后来才知道这是爱奇艺当月首充会员的价格。这就很有意思了。当我们早已习惯为版权、为音乐、为游戏、为时间付费,也就更加习惯于审视价格与价值、付出与回报的比较。尽管只有6元,尽管只是两个包子的钱,我也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这就是买卖公平。
人民军队最早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专门有两条,“讲话和气、买卖公平。”为什么强调这种纪律,因为你是拿着枪的,你是有不公平的资本的。就像现在的影视作品,依靠着资本和流量,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可以不考虑普罗大众的感受的。作品是否用心、是否尊重观众,自在人心。或许普通人只能在微不足道的6元钱做出选择,但如果这个基数足够大,做的足够好,无数个6元钱就可以改变产业,就像买卖公平的人民军队得到拥戴一样。
为什么那么愿意窥见别人的人生
第1集里秦昊饰演的张东升,简单的一个家宴,几句对话,几个场景,就把入赘式的家庭地位、当下的状态讲的清清楚楚。没有拖沓的情节,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人物的形象。有演技的加成,也有剧本的扎实,仅一个老婆替他准备红包、桌下递给他的动作,就知道这是对生活有着深刻的体味。
美剧的风格,事件中人物出场,功能型的配角,矛盾呼之欲出,有种“是他、就是他”的认可,以及很直接很强烈的代入感。福利院的孩子、离异的家庭、强势的母亲、退休的民警,镜头里出现了几分钟的陌生人,似乎就是一个让人看得懂的人生。
把人生简化为人设,把情感浓缩在符号。来自强势母亲的不喝都不行的热牛奶,出轨上司的橘子,精神病父亲手里的梨,退休警察的广场舞,哮喘妹妹的气雾剂,单亲爸爸陪着一起看的电视剧。秦昊用来伪装自己的假发,与《大佛普拉斯》里戴立忍设定类似,不同在于,戴立忍会主动摘下来吓人,秦昊则不会、至死都没掉,这也算是性格的区别、细节的区别。
可是,人生怎么那么容易看得懂呢?其实我们窥见的,不是别人完整的人生,而是通过具体细节和符号,感受人与人之间相通的某种情感。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共鸣,而是自己。演员的演技让你认识、记住了这个角色,映射到了处在隐秘角落的自己。
这算不算一种善恶的能量守恒
综合原著来看,这个故事就是那个狐狸请三只鸡吃饭的寓言,但结尾应该是狐狸吃掉了两只鸡,被另一只鸡反杀,这只鸡带上了狐狸的头套。屠龙的少年变成了恶龙。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变好或变坏。原生家庭、生存环境、身边的人,都深刻的改变着一个人。人的成长,绝不是时间上的平推,而是一件件深刻的事件,比如一夜思索,可以平生皱纹,甚至可以令发如雪。
朱朝阳的这个暑假经历了太多,直接黑化,进阶成“第二个张东升”。可是,这完全怪他么?《白毛女》里说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可这个社会对这个初中学霸释放了多少的善意呢?校园的压抑,父母的自私,亲妈的强势,父亲的偏心,后妈的骄横,再后来,被威胁、被胁迫、被绑架,黑化几乎是保护自己的必然。
我总觉得这个世间,善恶能量是守恒的,释放多少善意或者恶意,那这个善意或恶意就会永远作用于人与人之间、不会凭空消失。姑且不谈杀人这种恶的程度,如果一个人遭遇了校园暴力,那么他还会善良对人么?如果一个人被父母抛弃,那么他如何相信亲情爱情?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屡屡遭受不公平对待,那么他将来还会公平的做事么?如果一个人发现只有不道德才能成功,那么他会不会黑化?
对冷暴力的纵容,对道德层面公序良俗的无力,房价的恶,金钱至上的恶,物化女性的恶,少不纠、老不纠的恶,都在反噬这个社会。我写过《红海行动》的影评,如果这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卫国戍边永远不是一种荣幸,为国捐躯永远不是一种荣耀。
剧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严良偷钢笔准备离开商店的那一刻,决定改为帮老板搬箱子的举动,来换这个钢笔,不劳而获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报酬,把恶意转化为了善意。
拒绝黑化,是因为心里还存有美好。如同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