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我是个广场舞的宣传者,建议邮轮上开设

各位学界同仁,

媒体朋友们,

下午好!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不仅开启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也开启了旅游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的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同志在开幕致辞中充分肯定旅游科研工作的作用与成就,并代表部党组提出了加强当代旅游理论建设、回应旅游实践需要的战略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杜江同志为优秀学术成果奖获得者颁了证书。这充分体现部党组对旅游科研工作的重视,也吹响了新时代旅游科研新征程的号角。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优质旅游:共同价值与国家治理”这一年度主题,与政府官员、企业家和游客代表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会议所形成的诸多共识必将成为促进新时代旅游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动力。

值此会议即将结束之际,我循例找了几幅图,与青年旅游学人谈谈心。

一、广场舞与大妈们的美好生活

有段时间,大妈们的广场舞成为网络和传统媒体的热词,与旅游相关的评价则基本上是负面或者说是嘲弄的。比如只要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也不管是在哪儿,不管别人是否侧目,大妈们打开手机播放器就能舞起来。这有什么不好吗?多数时候人们对某件事物的看法只是源于文化差异罢了。我是个广场舞的宣传者,曾多次在国内外的公开演讲中提到广场舞,建议邮轮公司在漫长的海上行程中,于邮轮甲板上开设广场舞教程,来个四海一家。还在威尼斯、哈萨克斯坦、新西兰多次邀请部长、企业家和教授们来北京、来中国和大妈们一起跳。只有零距离接触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了解他们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而不是看电视和网络,看景区和剧场,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中国梦,什么是中国当代活的文化。当然,市井或者说市民文化不是当代文化的全部,更不是研究旅游和发展战略的全部文化资源。可是我们总是把自己拔得太高,动不动就像辛弃疾那样跑到临江的亭子上,“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再说了,如果不是恰好赶上那些风云际会的大事件,也就无法写出黄钟大吕的历史回响。元朝管道升的《我侬词》听起来很像的大张伟和花儿乐队的《嘻唰唰》——抱歉,我每次都听成了大扫除的“洗刷刷”,或者做头发的“洗剪吹”——就很适合做今天的广场舞曲啊:“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所以我说广场舞里有文化,有历史传统,也有现实可触的中国梦。当代旅游发展理论不是一直倡导主客共享的理念吗?不是一直强调旅游是异地生活方式的体验吗?不是强调美好生活是旅游发展新动力吗?这就需要与真实的生活相接触,真实地参与他们的生活场景中去,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之同情。

经常有青年学者问我现在的旅游研究热点有哪些,并困惑于如何找到有价值、有意义的选题,就是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所说的“大鱼”吧。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说实话很是困惑: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父老兄弟对美好旅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与旅游供给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难道不是最大的课题吗?需要指出的是,如此宏大的叙事并不是讲话、文件和口号,而是由一件件日常生活的细节所构成的。同样是跳广场舞,有人选择交谊舞、民族舞,有人选择拍手舞、跺脚舞,有人选择“佳木斯僵尸舞”,不同群体如何在同一个空间里共存共融?音箱谁带来?人从哪里来,怎么散开?谁来组织?如何解决饮水、上厕所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美好生活的现实问题,也是休闲旅游研究的现实出发点。有人用“窥视(Mapping)”的方法已经做出了很有价值的社会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的论文。

当代学术研究已经不再是书房中的顾影自怜,走进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和日新月异的产业实践,真实触摸美丽中国旅游梦,才会有持续前行的力量和原创思想。希望旅游研究者走出图书馆和实验室,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开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到现实生活中去,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工具和方法,分析研究人民对美好旅游生活的现实需求,和行政主体、市场主体一道去切实增进国民大众的旅游和休闲获得感。在此过程中,自然也会找到产业创新和优质旅游的发展方向。

二、人艺的人民艺术家

北京是文化中心,得地利之便,倒是常常有机会去剧场看京剧、昆曲、交响乐、话剧、现代舞和先锋话剧什么的,艺术享受之余,也结合学术和行政工作做了些思考。近期印象深刻并深为感动的是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魏洪涛同志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北京一般好点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dw/21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