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由来,海陆丰人七月半ldquo

从来酷暑不可避

今夕凉生岂天意

年8月15星期四

农历己亥年七月十五

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

组成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庆元宵

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

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

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

中元节适逢小秋,农作物成熟

民间用新米等做贡品,祭祀先祖

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相传,中元当日

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

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

一般人家祭拜先祖祭孤魂野鬼

这是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都说,人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心跳停止,生物学的死亡;

第二次是葬礼,在社会关系网里悄然离去;

第三次是再没人有记得,永久的离开。

在爱的记忆消失以前,记住他们,

大概也是这个节日最大的意义。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阴阳相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彼处,此处,永无相见之时

只能点燃一盏长明灯

但愿它能照亮离开的人来时的路

·节日由来·

古者岁四祭。

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

而祭其先祖父母也。

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

“中元节”出自古代的时祭

起初“秋尝”的无确定日期

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

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

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

对于祭祀亡灵,是个很好的选择

·鬼节传说·

相传,每年从七月初一起

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

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

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

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

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

人们认为七月是不吉的月份

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五,则是专属于中国人

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

“人生百善孝为先”

中元节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

它表达了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

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

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

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祭先人

亦或是放河灯,即使是阴阳相隔

也隔不开彼此的牵挂和思念

坦然面对死亡,好好珍惜当下

是中元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中元节的祭祀活动

有以酒肉、糖饼、水果等

祭品祭祀游荡鬼混的普渡

有将供品撒进田地的祭祀土地

有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

有普度场上抢祭品吓猛鬼的抢孤

……

中元节,海陆丰人的“施孤”风俗

中元节最初是道教的说法。道教以元宵为上元,七月半为中元,十月半为下元。中元是祭祀地官、赦免阴间饿鬼的日子。传说自七月初鬼门开后,地府的孤魂野鬼纷纷跑到人间游荡,俗称“冥府开禁,鬼魂过年”。有谚云:“七有半,鬼乱窜。”于是,人们在中元节这一天除祭祀祖先外,还要大规模赈济孤魂野鬼,故中元节又名“鬼节”。以食用物品施给无主孤魂,使其尽早投胎佛教则以七月半为“盂兰盆节”,“盂兰”是梵语是“救倒悬”的意思。“盂兰盆”是一种用竹编成可装纸钱和五味百果的用于祭祀与施舍的盛器。跪地持香,祭四方孤魂佛教盂兰盆节缘于《目莲救母》故事,说的是佛弟子目犍连(即目连)之母不信佛法,死后被打入阿鼻地狱,有“神通第一”之称的目犍连在定中用天眼看见母亲在饿鬼群中受苦,于心不忍,用法力为母送饭,谁料“食未到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海陆丰家家户户备肉、酒、米饭,香烛、银纸等于路旁野外祭四方孤魂目犍连悲痛无助,跑去问佛。佛让目犍连在七月十五僧众夏安居终了之日,具五味百果,供养十方大德,使目犍连母亲脱离饿鬼道。后来,这种仪式便成了的佛教岁节仪规。焚烧纸钱的人们由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与重孝道的儒家思想十分吻合,因此,自南北朝开始,该节逐渐为中国民间所重视。《荆楚岁时记》就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之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在中元节征召僧尼两万余众作盂兰盆会超度阵亡将士,法事作了整整四十九天,盂兰盆会从此便由孝亲演变为祭鬼,到后世更成了佛、道、儒三教共同的节日,成了三教合流的象征。海陆丰因华侨众多,死于侨居地而无子孙祀拜者的“孤魂野鬼”众多,因此,海陆丰人对盂兰盆节极为重视,在他们看来,这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放于地上插香火的祭品中元节的活动首先是祭祀祖先。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七月》)相似,祖先亡魂也须添衣!中元节的施孤普渡中元节的主题是“施孤”。施孤是以食用物品施给无主孤魂,使其尽早投胎转生的仪式。其实,施孤活动并不限于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整个七月都可举行。每到此月,海陆丰各大寺庙也于举办盂兰胜会,纷纷搭起孤棚举行施孤、放焰口、放生、演戏、放水灯等活动。孤棚旁有装满银纸的观音宝船有的寺庙竟连续不断念经整月普度!特别是到七月底孤门即将关闭之际,海陆丰家家户户备肉、酒、米饭、香烛、银纸、楮衣等祭品,或于自家门口,或集中于路旁野外,跪地持香,四方礼拜,并将香火插在祭品和沟边路旁上,俗言“布田”,含广种福田、遍济四方孤魂之意。搬动青面獠牙的“鬼王”正式一点的孤棚为专门搭建,上供地藏菩萨,棚前有二身纸糊的青面獠牙的“孤王”(鬼王)立于“孤魂台”上,因为施孤时各方饿鬼云集,互相争抢,秩序大乱,连观音大士也无法制止,于是只好变成鬼王展威弹压,故施孤时一定要糊孤王镇坛。面燃大士禄位孤棚旁还有装满银纸的观音宝船,棚上棚下各种食物如米、面、瓜菜、薯芋以及各种纸糊衣物堆积如山。为方便亡魂在阴间有秩序地接收,孤棚还设有成年男女和儿童的灵牌,而献给先人的祭品则贴上名贴,如抗战胜利后,特增加一块祈请佛力普度“抗战阵亡将士”英灵牌位,可谓“与时俱进”。施孤一般先由金刚上师主持开坛。在敲响引钟之后,上师率两旁僧众诵经念咒,启请诸佛菩萨圣驾光降香坛,超度无依孤魂。上师在诵经时不断变换手印,边唱边把一盘盘面桃及大米撒向四方,抛食施孤,反复数次,称“放焰口”。传说饿鬼喉头细如针孔,口喷火焰,无法咽吞,“放焰口”就是恳请诸佛菩萨帮助他们把喉头放开,以便进食。列于坛前的成排的莲灯接着,钟鼓齐鸣,鸟儿被放生,棚上食物被主事者抛下,棚下民众纷纷争抢,有用专门准备的“孤承”(以网帕缚于竹竿末端的)的来兜抛下食物的,有用衣服的,有用纸箱的,而徒手而来的人就不免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常常在慌乱中“放掉面桃去抢饼”。“施孤”开始,棚上食物被主事者抛下棚下民众纷纷争抢据老者言,以前施孤的活动可比现在热闹多了。所施的之物,除食物、日用品外,还有农具和买来的贫苦女孩。因这些都不能抛掷,只好写在牌子上丢下孤棚,让那些买不起农具娶不起老婆的人家争抢,夺得牌子后再凭牌领取。这时,戏也开演了,但那是给不愁衣食的人看的,对于孤寡贫穷者,还是抢孤要紧,“有钱去看戏,无食来抢孤”俗语,说的就是这种状况。棚下各种食物如以及各种纸糊衣物堆积如山最后是焚化祭品和放水灯。这时,众多善男信女齐心协力,抬起纸糊的观音宝船和鬼王、装满纸钱的盂兰盆以及纸糊的衣柜、房子等各种供品,浩浩荡荡来到开阔处,一把火将其化为乌有。据说只有这样,鬼魂们才能收到人间的供品。装满纸钱的“盂兰盆”及各种供品,被一把火化为乌有据说只有被焚化之后,鬼魂们才能收到人间的供品接着,就开始放水灯了。孩子们将用彩纸做成莲花状的水灯(称莲灯),一个个放在水中让其自由漂浮。这些水灯也似乎充满了灵性,在水流、风力作用下,三五成群漂向外海。据说一个水灯漂出,则有一名孤魂得以拯救。因此,这些水灯寄托着亲人们的哀思,也乘载着孤魂们往生的希望,愿他们一路走好!成堆的莲灯被点燃孩子们将用彩纸做成的"莲灯"放进水里据史籍记载,著名的开元寺过去在放大焰口前,还要派船至距开元寺百余公里的三河坝,将一只只装在大陶钵里的豆油灯点燃,顺韩江漂流而下,引领八方孤魂野鬼前来受祭。民间以上元节是人间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中元节是鬼节,也应张灯庆祝,而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就应在水里了!水灯在水流、风力作用下,三五成群漂向外海。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愿天上人间共安好

话说,今年七月半

海陆丰人,你回家了吗?

往期精选

08

●汕尾市人民政府征地公告,征地面积亩,涉及多地!

●汕尾红海湾,休渔期间偷捕屡禁不止,渔民为何冒着风险顶风作案?

●广东海丰两家公司拖欠名工人工资,法人被移送公安机关!

●大喜讯!海丰将发放摩托车临时牌证,请于11月30日前办理!

●实测视频!17级+年度风王强袭,9省市挺住!汕尾发布强对流预警!

●新发!广东省公安厅、海丰县公安局合计通缉人!

●广东21个地市市长

●续报!海丰公布摩托车临时牌证须知,需交费元!

整编:汕尾先锋网

图文:古典君林凯龙

爆料商务合作:hhrr(为了快捷通过,添加请注明来意)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中科发布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白癜风应该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dw/429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