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地区独一无二的黄羌四姓祠附带视频
?提示:点击上方你隔壁班的同学↑免费订阅本刊
海陆丰地区独一无二的黄羌四姓祠
大家有所不知,在我们海丰,有一座海陆丰地区独一无二、十分罕见的黄羌四姓祠,可谓是“古有桃园三结义,今有黄羌四姓祠”。
黄羌四姓祠,位于海丰县黄羌镇罗輋坑联村,又名“坑尾头四姓祠”。是由徐黄丘廖四异姓兄弟后代为纪念先辈“桃园结义”情谊和肝胆相照的历史,在清康熙年间共同集资在先祖初抵罗輋脚下的坑尾头大陂田搭寮居住处建起汕尾海陆丰地区唯一的“四姓祠”,迄今有多年的历史,后人亦称之为“徐黄丘廖四姓祠”。
解析:罗輋在现今指的是黄羌东边陇、东岭、东坑、东升、坑联五大村委会所管辖的区域大统称,而旧时罗輋包括36甲,设有罗輋约罗輋屯、黄羌屯。如现在黄羌镇上部分地区旧时也属于罗輋。
说起“四姓祠”,还有段感人至深的异性兄弟情感故事。话说其四位先祖徐文熙、黄岱、丘永钦、廖安,先前居惠州府归善县(今惠阳县),时逢世乱,于清崇德(约)年间,在惠阳地区同道习武,焚香结拜,誓同生死,共同对敌。
至清顺治(约)年间,有一次,牛牯都的乌盾匪贼盘踞吉溪,引起吉溪民众起来反抗。时有丘姓刚从海丰鹿境为避战乱迁往该地居住,遇乌盾山贼踞乡,财物被劫,并一家数十口惨遭杀害。丘永钦逃脱,配合乡民对敌血战,因寡不敌众,反被擒拿,身陷囹圄,当时永钦结义兄弟黄岱、徐文熙、廖安等闻讯,即调集人马火速赶赴现场营救,三位义士冒死劫狱,后四兄弟戮力反杀至贼营雪恨。
吉溪一战捅破了乌盾贼巢马蜂窝,一股凶狠的贼兵犹如一群饿狼尾随追杀徐黄丘廖至海丰地界,为避追杀,四人遂打扮成牛贩,赶着牛群一起转往黄羌,在罗輋山下人烟罕至的坑尾头居住下来,四异姓兄弟联袂奋斗,搭寮为屋,开荒垦田,过上新的生活。
黄羌地处海丰北部山区,在农耕文明时代,因靠近官道,又是海丰最大水系黄江的发源地,水陆交通便利,经济一度繁荣。明清时为防山贼流寇,黄羌山寨众多:西边有高凸山寨,南部隘口有棋山寨,中部黄羌墟附近有老寨凸,东端海陆交界处有千猪寨。各寨均有专人把守,防守严密,小股贼寇不敢轻易来犯。
康熙某年一日,朝廷下了道旨令,说要黄羌四城寨以十天为限,捣毁乌盾贼巢。接到指令,黄羌四寨主连日集会,虽知不能强攻,只能智取,但良久仍未得出一个可靠对策,最后千猪寨主赖艳提议把徐黄丘廖请上城寨,徐黄丘廖欣然应邀,即与黄羌地区抗匪盟友共商破敌之计,四寨八盟相聚于老寨凸城隍庙。统一部署后,即请来一位德才兼备又机智勇敢的剃头师傅,后大家分头行动最终打败了武盾匪贼。
徐黄丘廖兄弟四人,经历了扶贫济困,义结金兰,鹿境防海盗,吉溪反山贼,后海陆联盟破烏盾,迎统一,继于罗輋大陂田定居,开荒种田,繁衍生息,后被尊为四姓祠先祖,并由其孙辈徐万胜,黄建府,丘道源,廖兆奇受命构建“四姓祠”以示纪念。逢年过节,四姓子孙便欢聚一起祭拜先祖,纪念四姓先祖生死与共的优良美德。这就是四姓祠的来历。
岁月沧桑,人事代谢,至清道光年间,徐黄丘廖四姓人,已经全部迁出坑尾头,各居一方,四姓祠因此无人管理,四姓祠曾几曾易用。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立水产学校曾迁址于此地。年,被粤赣湘边纵队黄友部队作临时指挥所,解放后的-年又曾作罗輋第一届乡政府办公地点。后又被拆成民居,因缺乏修缮,逐渐成为一片废墟,已不是当年可以住人的祠堂了。
曾经亲如一家,共同开辟家园的四姓后裔,在中断年后,于年再次重聚,从四面八方赶往黄羌镇罗輋山下,凭吊四姓遗址,共同缅怀先辈生死与共的情谊,并商议重建四姓祠“牌坊”,年9月12日,来自惠来,惠东,陆丰,汕尾城区等六县二区的徐黄丘廖四姓宗亲多人汇聚这里祭拜四姓先祖,使四姓祠重义,共救存亡同患难,情谊深长处困境,共谋发展,教育子孙,和谐共处,代代相传优良美德,这一优秀文化得到弘扬和继承。
黄羌四姓祠,以其独特的风格,标新立异的主张屹立于世,就其谱牒而言,他与单一姓氏的祠堂迥然不同,单一姓氏的祠堂为了造就一部厚重的家谱,有的竟兴师动众,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与三皇五帝对号入座,拉线搭配,以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不缺漏”为自励。
而“黄羌四姓祠”就不然,他无须纠缠开天辟地,只以同年山为起始,代代相传,迄今已有四代义结金兰。
陆丰大安同年山是黄羌四姓祠的发源地,此地历来就有徐黄丘廖四姓人居住,和睦共处历史悠久,四百多年前,在明朝嘉靖年间,徐东升、黄纯元、丘清源、廖敏功,同窗习文,友好相伴,一同上京考试,同榜考中,喜讯传开,满城欢庆,尤其四姓,喜上加喜,群情振奋,择山下大埔尾搭棚演戏,选山顶建造同年堂,四姓欢聚,百姓同乐,一片繁华。此为第一代。
当时同年山四位贵人出现,国家求贤若渴,随被派往惠州府归善县为官,丘姓清源官居学正,官清家贫,年老在官辞世,因儿幼无力运父柩回乡,至其孙三代寄居惠阳也。
第二代四姓结拜联谊便是其孙辈,即四姓祠的先祖“徐黄丘廖”,第三代是徐黄丘廖四友恭耕务农又至其孙辈之徐万胜,黄建府,丘道源,廖兆奇,于清康熙(约)年间,其四人联袂结伴,走南闯北,经营商贩。原居海丰鹿子坑,后迁罗輋大陂田建基立祠,受命构筑,龛内供设徐文熙,黄岱,丘永钦,廖安四位先祖名讳,“四姓祖祠”金匾生辉,百姓钦佩,名赛古今。第四代:即徐国海(居平东镇),黄广蓬(居海城镇),廖芳枢(居公平镇),丘乾度(居黄羌镇)。四人在四姓基业频临消逝的关头,奋起扶危,于年丙戌岁八月十三日,在黄羌新苑酒楼举行四姓后裔见面会,四位以酒为誓,进行伙伴新交,同心协力联络四姓宗亲,共扶四姓基业,重振四姓祠遗风……………
黄羌四姓祠的精神,为四姓人所特有,不难想象:同窗习文,上京考试走在一起,当官为民走在一起,世乱抗敌走在一起,务农创业走在一起,经营商贸走在一起,挽救扶危,重建四姓祠还是在一起,像这样世代相传不分离的友谊,哪里有呀?“肝胆相照终为伴,志同道合永结盟”的四姓祠座右铭,将永远激励后人。
徐黄丘廖结金兰,海陆联盟破武盾,滚滚黄江流不尽,四姓精神代代传!据重建四姓祠多年实践证明,以其“血缘”,“位传子”的关系不但很难拼凑与发展,同时会失去四姓肝胆相照,不分你我的重要意义。按上祖社会经历是于:文以理政,武以治乱,商以建造,学以传承,因势利导,为国出力,为祖争光。四姓后裔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以深厚的情谊为纽带,以有利社会,坚持正义,传接友谊为准则,同时不但摒弃那些单纯敬祖的,一成不变的迂腐观念与陈规陋习,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代代相传。
年海陆丰徐黄丘廖四姓祖祠重光庆典
(视频)
年海陆丰徐黄丘廖四姓祖祠重光庆典
(视频)
年海陆丰徐黄丘廖四姓祖祠重光庆典
(视频)
声明:
本文内容参考和结合:
梁水良和丘乾度所写的
《陆丰大安同年山传奇》
《正反牛牯都》两篇文章
经由『你隔壁班的同学』整理编辑
你隔壁班的同学
延伸阅读
回复数字,即可接收该文章
1.海丰黄羌的做社习俗
2.童年过家家游戏
3.海丰黄羌特色童谣
4.家乡的露天电影
5.童年灌土猴
6.清朝丨正反牛牯都
7.老人讲丨人生无影迹
8.趣事丨捉笋虫
9.小时候的挥杠杠
10.十五十六罗輋坝节庆探佚
11.黄羌地区革命斗争史略
12.黄羌人必知的故事
13.传说中的黄羌山寨
14.物华天宝五马归槽
15.海丰黄羌地名趣联
16.李姗姗丨96年香港小姐
17.民国时代丨钟超武其人其事
18.亚洲先生丨钟剑辉
19.致公党主席丨黄鼎臣
20.铁肩担道义丨罗如洪
21.擂咸茶和打米呈
22.黄羌90后丨网络写手年薪超百万
23.冬至与菜包粄
24.农村搭秆棚
25.招弟与够妹
26.画里老客家
27.漫画版童年游戏
28.黄羌中学首届体育艺术节
29.不一样的十六年
30.几多辛酸话做箩
31.汕尾地名人物故事
32.年的海丰黄羌
33.黄羌海陆客的文化归属
34.山歌王子丨曾宪元
35.香港客丨没一千也有八百
36.俗语丨隔壁咸菜香
37.清明节“打醮旺子”
38.“汕尾人风采”之钟华南
39.历史记载丨罗輋之战
40.黄羌特产丨泼油糍
41.九月半(同桌的你.歌曲改编版)
42.钟超武丨村村都有丈母娘
43.黄羌便民电话(人手一份收藏版)
44.拜神文化丨黄羌人的神明信仰
45.乡村生活丨小时掌牛
46.往事丨打窑子的故事
47.黄羌的传统婚嫁习俗
48.特色年俗丨罗輋初三钟
49.年俗丨除夕特色冲凉水
50.风水名地丨钟氏海丰仰天海螺地
51.惠州市黄羌老区文化交流协会筹备会
52.国内及港台著名经理人之曾土财
53.岭南名医之张帝开
54.红色土地丨海丰革命旧址
55.随笔丨乡间生活
56.黄羌人民过清明
57.黄羌罗輋旧时巨无霸建筑之东岭成昌学校
58.随笔丨我藏在空气中,吃着阳光长大
59.海陆丰地区独一无二的“黄羌四姓祠”
更多精彩文章清白癜风能治好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dw/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