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大爷围怼篮球少年,公共空间错位让谁
文
非虫
我是第一时间看到那段视频的。6月1日,微博上账号“
大河报洛阳新闻”发布的这段视频,被许多网络媒体转载,大多标题为“广场舞大爷围殴篮球少年”“篮球少年遭广场舞群体围殴”之类,甚至还有“广场舞大妈围殴篮球少年”的标题。▲广场舞老人和年轻人争篮球场打架,年轻人和公园方还原事情经过。
仔细看了视频。从视频中看,这一发生在河南洛阳王城公园篮球场的事件,缘起于一帮少年在打篮球,而恰好到了广场舞大爷大妈的活动时段。当数倍于篮球少年的大爷大妈进场跳广场舞以后,篮球少年无奈地继续打球,直到无法继续下去。由此,双方发生争执。视频中,一位颇为肥胖的红衣大爷向一位戴着眼镜的赤膊篮球少年施以老拳。拳锋迅猛,是该少年难以招架的。随后,少年被一帮人拉出。尽管少年愤愤然抓起篮球向大爷大妈们示威,却根本起不到半点作用,大爷大妈们围拢上来。若不是有人尚头脑清醒,估计这连一位大爷都打不过的少年,会被继续胖揍一顿。
少年遭到围殴
“
大河报洛阳新闻”还曾公布一条事发之前的视频。该段视频显示,矛盾双方就球场使用问题,亦曾协商。篮球少年希望大爷大妈们与之共用这块场地。“要不我们一边一半。”其中一位年轻如是说。但上百人的广场舞团体,怎容几个小屁孩“霸占”半边球场?沟通终究不了了之。沟通不了了之
事件发生之后,因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洛阳警方已介入事件。同时,将篮球场暂时封闭。
从网上评论来看,几乎一边倒的为篮球少年说话,有“坏人变老了”之说;亦有评论认为,篮球场就是用来打篮球的,改作它途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在没人打篮球的情况下。
年轻人真的这么无奈吗?
我觉得,这确实是两代人看问题视角不同之故。另一方面,在露天篮球场跳广场舞,和在舞厅打篮球是一模一样荒唐的事。只不过,原本扰民甚厉的广场舞,如今风靡祖国各地,人们见怪不怪了。城管见了违规摆摊的会主动去管,见了广场舞喇叭开得疯响的大爷大妈群,却根本不会去管。
广场舞超分贝扰民亦是见怪不怪
在上海,亦有类似现象。比如长风公园内,笔者曾经看到在广场舞频繁活动的区域,公园方面贴出告示——此地不得超过60分贝,请不要扰民。然而,世纪情况是分贝表几乎爆掉!
笔者住房位于五楼,楼下是开发商设置的一块塑胶小广场。年交房以后,就一直有大爷大妈来这里跳广场舞。许多相邻小区的大爷大妈也跑来,喇叭声逐渐震耳欲聋起来。当时物业前来调解,希望非本小区住户不要来跳舞。但本小区广场舞大爷大妈口口声声——我们业主邀请来的客人,你物业有什么权力赶走?
有一年,辖管此地的警署几乎天天接到报警。见警车开进,大爷大妈就把喇叭声开得很轻,甚至关掉。就这么折腾了近两年。最终的解决方案是——由居委会协调,开发商预留的小区会所对他们开放,这样他们就不用在露天跳舞了。问题终于解决。
社区会所跳舞不扰民
如今进入退休年龄的大爷大妈,大多成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经历过集体活动频繁的时代,当年跳过集体舞,如今的广场舞,无非是当年他们的社交方式的一种延续。我觉得,尽管跳舞应该到舞厅,到不干扰他人的地方去,但想要改变一帮六十多岁的人的理念,确实很难很难。如果有关部门适当的进行干预、引导,事物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年代在篮球场跳集体舞的人们
对于年轻人的体育运动空间,早在年10月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下文称“《意见》”),其中对于年的发展目标,不仅提到了“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还提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如果社区运动场所不给予解决,似乎这一目标也很难实现。
无论怎么说,在篮球场跳舞,确实是公共空间错位。确实需要各个城市的主管部门动脑筋想办法了。
转载请后台联系周刊君,获得授权!
转载时,须注明作者、出处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dw/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