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场舞为啥这么流行歪果仁找到了科学
原来如此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最新报道:中老年人一周跳舞3小时以上,可降低35%-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美国《自然》杂志最新报道:60岁以上一周跳舞3次,每次跟着音乐弦律步行45分钟以上,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一周跳舞7小时,可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对II型糖尿病有50%的疗效!
跳舞的那些好处……1
增强心血管功能
跳舞可以帮助我们控制体重,对于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心脏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
2
增强大脑功能
坚持跳舞能消除疲劳,精神愉快,强健身体,提高智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也在退化,长时间待在电脑前,大脑会感觉不清晰。跳舞之后,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活跃了,明显缓解大脑疲劳,减缓记忆衰退。
3
减少五脏疾病
五脏六腑需要运动,如果不运动,自然就退化而得病。跳舞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
4
精神快乐
运动有助于大脑释放更多的使人快乐的激素,有益于心理健康。
5
体形美丽
跳舞之后增强肌肉力量,还有强健腿力、腰力、筋骨,而且关节也灵活了,有助于保持我们优美的形体。
6
增强视力
每周练舞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生命在于运动,跳舞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稳定情绪,促进身体健康,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良好效果!
中老年人跳舞禁忌◆跳舞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是最快速有效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大大避免了舞蹈过程中受伤的可能性,舞蹈课前一定要认真热身哦。
◆跳舞前30分钟内不要吃大量食物
跳舞前吃很多食物,会影响胃消化功能,继而感觉到不舒服,就会影响跳舞的情绪。
◆跳舞后应全身放松去做舒缓活动
做一些舒缓的活动使肌肉完全放松,就会避免第二天抽筋和肌肉酸痛的现象。
◆跳舞后避免着凉
跳舞后都会出汗,不管多热都要马上穿上干爽的外套,保护好肩背关节。特别是阴雨天气时,避免着凉生病。
◆切忌空腹或饱餐后跳舞
空腹跳舞容易出现运动性低血糖;而饱餐后立即跳舞会影响消化功能,可能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建议饭后一小时跳舞比较合适。
中老年人舞动三要素50~60岁,求乐
这个年龄段的中老年心肺功能相对较好,可以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节奏稍微欢快的舞蹈,比如探戈、恰恰舞、交谊舞等。
运动幅度和频率可以稍快,达到中等强度运动,每天1~2小时即可。
60~70岁,求柔
六七十岁的老人可选择扭秧歌、扇子舞等舞蹈,动作较为柔和,对腰、膝、踝等关节造成冲击较小,可避免运动疲劳性损伤的发生。
70岁以上,求动
年纪较大的老人心肺机能明显下降,平衡感和柔韧性较差,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增加,最好选择慢三、慢四、太极舞等舒缓柔和的舞蹈。
所以,大家尽情地跳起来吧!!
退休俱乐部
专注于服务中老年退休群体
提供最贴心、最实用、最及时的
生活、健康、政策、娱乐及会员资讯
欢迎您加入退休俱乐部!
让您的退休生活更健康更美好!
如何入会?联系方式-
在线时间:工作日10:00-17:30
可咨询免费订报,入会等事宜
订购
--9
在线时间:工作日10:00-17:30
可订购商品及售后服务事宜
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即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填写表格,即可成为会员。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dw/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