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的广场舞学霸,多才多艺软萌可
清华北大等高校,每年都会有不少保研名额,多半会留给本校的学生。非本科生,想要成为北大清华的推免生,机会可谓是凤毛麟角。
如今高考新模式不再给文科和理科,划定明显的界限,然而选科方向依旧与高考志愿填报挂钩。每年都有不少理科方向的考生,由于数学和物理成绩不理想,而转到文科方向。但是很少有学生,敢从文科类专业转到理工科。华中师范大学的耿新月,便是其中一位。
华中师大的“广场舞学霸”保研北大,多才多艺软萌可爱绝大多数情况下,女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更擅长文科方面的专业。再加上文史类专业,对选科要求较为宽松,理科生也可以报考,相反几乎没有文科生去报考理工类专业。
有些理科考生,为了捡漏不惜报考文科专业,这样就可以通过分数线的差异,捡漏上名校。即使未来对录取的专业不满意,也可通过考试申请调换专业。
华中师大的耿新月高中选择了理科方向,但是阴差阳错下,竟被华中师范大学的日语专业录取。普通女大学生或许会对这个结果欣然接受,不过耿同学却不满足于此,便毅然申请转到物理专业。
耿新月提出申请后,备考的阶段对于她来说非常幸福。日语专业和物理专业的考试她都不需要参加,她便悄悄去蹭课,没有任何考试和绩点方面的压力。这让她对物理学科更感兴趣了,完全沉浸在各种实验项目中。
在大学四年里,耿同学不仅积极参加科研立项和学科竞赛,还在各类文体活动中频频亮相。三岁起开始习“舞”的她,如今是大学舞蹈社团的一员,课余时间还到广场上领舞,软萌可爱的样子,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广场舞学霸。
耿同学还作为学校的乒乓球队队长,带领队员连续2年获得“华物杯”亚军。疫情期间还成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免费对医护人员的子女进行教育辅导和心理疏导工作。连续3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及国家奖学金。
在大三那年的暑假,耿新月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组织的夏令营,以优秀的表现获得北大老师的认可,并成功获得了保送名额。耿新月表示,转专业是大学四年来,做过的最重要的决定。
耿新月转专业的理由太彪悍:生活中没有数学太难受很多学生连中学物理都学不明白,更别提大学物理了。尤其是女生,稍微一松懈,就容易在高数和大学物理科目上挂科,因为这两个科目实在是太难了。不少理工科的女生,就是为了逃避物理课和高数课。
耿新月却与众不同,虽然她的高考成绩并不属于顶尖水平,但是她的理科思维已深入骨髓。日语专业甚至连高数科目都不需要学,这对于耿同学来说更加了然无趣,她只能铤而走险,选择自己更喜欢的物理专业。因为对于她而言,生活中没有数学,可太难受了。
耿新月转专业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除了大一落下一部分课程以外,大二课程难度明显加大,课程变多,她还要兼顾舞蹈社团和乒乓球比赛。只能通过各种排列组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二期末考试,耿新月就拿到了全专业第8名的好成绩,大三专业课排名就达到了数一数二的位置。此外她在各类竞赛中表现优异,也引起了北大的青睐。不得不说,从耿新月的身上不难看出,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写在最后耿新月的逆袭之路,让很多学生为之汗颜。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多才多艺,真不愧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她的经历来看,她并不是一位喜欢啃书本类型的学生,从小家长对她的兴趣培养从未间断过。
她从小就喜欢跳舞,为了学习只能利用业余时间体验跳舞的乐趣。不惜去广场上,跟阿姨们一起跳舞。这就说明她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是会尽最大努力坚持的,乐在其中并不觉得辛苦。
于是在高考结果并不完美时,她没有选择甘于现状,而是通过自己的实力扭转乾坤。不拘泥于书本,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科研立项,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一切学习资源,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让自己的闪光点大放异彩。
今日话题:看完耿新月同学的逆袭之路有何感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sp/1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