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老映出最美夕阳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加。文化养老作为一种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是满足老年群体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地将文化养老同乡村振兴战略、社区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不断开创发展新模式,以文化养老映出最美“夕阳红”。年,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落实〈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通过组织智能技术培训、推广线上服务等方式,帮助老年人解决“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设备的问题。
银龄乐享智慧生活文化体验更加丰富
“不少场所门票都要网上支付,以前只能让孩子帮忙,自从我到图书馆培训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后,现在自己轻轻松松就能搞定。”北京市民吴阿姨的体会不是个例。《通知》的发布推动解决文化和旅游、文物领域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权益。一年来,老年群体普遍感到,随着自身能力提升,“不敢不会”的心态渐渐消解,畅享智慧化红利不再是口号,文化体验愈加丰富多彩。
扎实保障老年服务基本面
制度规范是保障文化权益的基础。在《通知》引领下,各地在制定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相关标准和规范时,充分考虑老年人在智能技术运用方面的实际情况,着力做好兜底保障,写入专项规范目标,通过保留传统预约方式、允许他人代为预约、保留免预约名额、保留传统登记方式、提供人工帮扶和做好信息引导方式,为老年群体提供有温度的人工服务;通过鼓励适老化智能服务和产品开发,有力回应老年群体智能化学习和服务需求。
北京市印发了《关于提高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服务适老化程度的通知》,要求文化馆、图书馆提供更多适老化智能产品和服务,为老年读者保留人工服务窗口,在设立各式醒目指示牌的基础上,安排专人在现场进行信息引导帮助,优先为老年人提供找书、取书、复制等服务,及时解决老年人的疑难困惑;落实老年人优待措施,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押金减半,老年人参加文化馆培训班享受免费或优惠政策。
《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积极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建设一批文化馆、老年文化大学,让更多老人享有更优质的晚年文化生活;面向老年人群体开展数字技能和文化艺术培训,切实解决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活跃“银龄文化”,让更多老人摆脱孤独,融入社会,享有更优质的晚年文化生活。
纲举目张,制度的建立为老年人寻求智能技术应用技能提升铺平了道路,让更多智能应用成果覆盖老年群体,为老年文化生活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全面提升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
各级培训是提升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有效措施。各地加大对老年人用手机打开防疫码、分时预约系统、购票系统、自助讲解等相关智能设备使用的培训辅导,截至今年6月底,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举办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班共计班次,约万人次参加。
湖北省图书馆年开展“银龄E时代网罗智生活”老年人智慧触网系列主题讲座,天津市图书馆策划举办了“智慧助老畅享数字生活新方式”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课堂系列讲堂,帮助老年人解决“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设备的问题。
从年到年6月底,北京市共开展线上线下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班班次,约28万人次参加;西城区第一图书馆面向社区中老年人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每年举办3期“信息技术训练营”,推出计算机软件知识、智能手机使用、常用APP使用等丰富课程,为社区中老年人搭建了一个社区终身学习平台。
自年开办至今,山东省济南市图书馆承办的“夕阳红”老年电脑公益培训,已开设培训90余期,累计授课多课时,成为深受老年读者欢迎的服务品牌;临沂市图书馆自年起每年面向中老年人,举办智能手机应用、计算机使用等公益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余名,培训余课时,最大学员年龄85岁。
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在课程设置上则更进一步,除开设老年人信息素养提升课程,辅导老年人认识和设置手机图标、选择与应用视频APP等外,还将课程延伸至虚假信息识别、垃圾信息清除、个人信息保护,更好地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安徽省合肥市、天长市、明光市等多地连续多年面向老年读者群体举办智能培训项目,包括数字阅读、网络资料检索、PPT制作、PS图像处理等多种紧跟老年群体需求的内容。
主题鲜明、思路开阔、形式多样的培训,在帮助老年人解锁智能技术的同时,还提升了老年人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打通数字应用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增强了老年人的数字生存能力。
着力增加适老化智能产品和服务
拓展渠道、增加供给,不断开创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新局面。各地大力丰富老年人智能化服务渠道,帮助老年人通过更加简单便捷的方式,云参观、云逛展、云看剧,实现老年人由被动触网到主动入网的转变。
广东省着力打造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目前已有83个文化馆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自建数字文化资源达4.2TB,涵盖老年人喜爱的书法、戏剧、广场舞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可提供多种大众期刊线上阅读。各类云平台,为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在家学习文化知识、享受文化大餐提供了便利,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此外,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还专门部署安装了32家“一证通行”核验系统,方便老年人进出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
云南省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在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sp/1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