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人的抗争简史

海陆丰人的抗争简史

关于海陆丰的故事,可说的甚多,但是也甚少。说甚多,是因为“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几乎为闽粤两地做生意、跑运输的人所熟知,说甚少,是因为海陆丰地处边陲,文化水平落后,几乎没什么可说的。然而,当我翻阅海陆丰的历史,看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时,我觉得,有必要写下点东西来。

其实,我很不愿意用这个标题,这个标题很刺眼,很“反动”,但是却很真实。由南宋文天祥而下,直至明清的郑芝龙、近代的陈炯明和澎湃,从他们的事迹来看,就是一部抗争史。那么,就用这个标题吧。

彪悍的地区和人民,不需要多加掩饰。

一   缓慢的发展

海陆丰的历史悠久,在遮浪、鲘门等地,曾出土过石器与青铜器等物件,可见早已有人在此居住,那时,这里还属百越地区,民众性彪悍,善搏斗,后来,百越被纳入西汉的版图,百越人也由此与汉人相结合,逐渐演化成了瑶、畲、黎等少数民族,还有些百姓不愿受朝廷管理,下海捕鱼为生,终生几乎都在海上度过,可见抗争精神由来已久。

西汉时期,鲘门附近的羊蹄岭被凿出一条自北向南的道路来。于是,北方进入广东的途径,除了自韶关南岭进入外,又多了一条由东部沿海进入粤东的途径,虽然史载并未记录羊蹄岭曾发生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化的积累毕竟多了起来。至少,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东晋南迁时,有不少士人百姓是经随此路进入海丰的。

图1海丰羊蹄岭

唐朝时,道教和佛教都曾在海陆丰地区建庙传播,也建有盐场。在北宋时,公平镇还有集市,因“买卖公平”而得名。但是,从秦汉到至南宋期间,关于海陆丰的历史,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我们只能想象,那里地广人稀,山多林密,百姓稍有聚集往来,但分布不广,农业技术水平较低,虽种水稻,但也以鱼虾、芋头等为食,总体来说,社会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二 文天祥的抵抗

南宋末期,元兵大举南下,南宋已无力反抗,只能苟延残喘而已。文天祥在江西起兵勤王,但大势已去,宋兵一路溃败,逃至海丰境内。这对于南宋朝廷来说,是夕阳晚照,但对于海陆丰来说,文明的勃兴才刚刚开始。

由于南宋朝廷在海丰地区驻扎1年多,给海陆丰人民带来了文化和技术上的熏陶,本来是一个边陲小镇,现在居然能作为国家的行营,这是发展上的契机,在这期间,最可值得一提的是凿成了宋溪,这是全国第二长的人工运河,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便利,只可惜,南宋朝廷在海丰的驻跸时间并未长久,不然,当可带来更深刻的社会变化。

当我们谈到南宋末期历史的时候,总绕不过文天祥这个人物。文天祥可以说是海陆丰抗争史上的第一号人物。当时,蒙古骑兵大举南下,东侵西夺,已据有南宋大片土地,南宋政权危在旦夕。文天祥自江西起兵反抗,然而蒙古的铁蹄已无可阻挡,当退至海丰五坡岭时,终于被元兵追上而被捕。

文天祥率军队的抵抗失败了,但是他个人的抵抗并未结束。他被俘后,虽经忽必烈一再劝降,但他不为所动。3年之后,文天祥终于被杀害。被杀害后,人们从他的衣襟那里搜到一首诗,诗的内容如下: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首诗后来刻在五坡岭的“方饭亭”上。后人读到这首诗时,总是为之而深深感动,也每每自问: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文天祥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赞叹和敬仰,也为海丰人民所继承,六百多年后,当海陆丰人民赴汤蹈火,为建设革命根据地而捐躯成仁的时候,所依据的,也正是这样的精神。

可惜的是,后人继承了文天祥的节气,也继承了他的抗争精神,却没有继承到他的文采。

图2文天祥

三 明朝中期的对海盗的抵抗

文天祥死后,元朝仅仅统治了九十余年,又被明朝所取代。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历来为人们所赞叹。随着航海技术的发达,海上贸易也多了起来,同时,海盗倭寇等团体,也就登上历史舞台了。

为了打击倭寇,保护海防,抵抗倭寇的侵略,明初在碣石建立了碣石卫,抗倭名将俞大猷也曾驻兵于此。在年,俞大猷在海丰大德港与倭寇激战数昼夜,全歼多人,这就是著名的广东抗倭大捷,史称海丰之捷。自此,广东沿海的倭寇,基本上就消身匿迹了。俞大猷得胜后,在碣石城旁一巨石上,题“万世太平”四字,至今犹在,凛凛生威。

图3抗倭名将俞大猷

或许是我孤陋寡闻的缘故,我是最近才知道这个故事的。但这无妨,俞大猷留给我们的,不只是这四个大字,也不只是抗倭传奇,而是尚武精神和习武风气。俞大猷自幼醉心武学,曾入少林寺学艺,他留在碣石卫的兵士,也多有拳脚棍棒功夫,为保家卫国、强身健体,这样的武功渐渐流传开来。后来,这些拳脚功夫又跟南少林的武术结合,诞生了一批海陆丰地区的拳术和棍法。海陆丰人的尚武风气,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无论如何,文天祥的“文”,俞大猷的“武”,这一文一武,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四 清朝时的海盗、天地会与迁界令

俞大猷抗击了海盗,但并未全部消灭海盗,放眼全球,当时海盗事业正处于兴起时期,于是,就有了刘香,就有了郑芝龙,也就有了郑成功。郑成功反清复明,天地会继承遗志,也反清复明。

刘香,明末著名海盗,与郑芝龙曾为结拜兄弟,但郑芝龙后来归降清朝而与刘香决裂。郑芝龙与刘香的大战就发生在碣石镇,那一战,郑芝龙胜。郑芝龙死后,他的海上武装集团由郑功成继承,但郑成功不愿归清朝管理,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继续在台湾固守。郑成功死后,他的军师陈近南组织了天地会,继续反清复明。其中,天地会的一个重要分支——三点会——就是在海丰创办的。

康熙为了应对郑成功对沿海地区的骚扰,于年下令,要求自山东自广东的沿海人民向内迁入50里,沿海的船只和界外的房屋什物全部烧毁,城堡全数拆除,房屋、土地全部焚毁或废弃,重新划界围拦,不准沿海居民出海。迁界之民丢弃祖辈经营的土地房产,离乡背井,仓促奔逃,惨痛异常。

碣石卫的总兵苏利违抗了这一命令。他与郑成功多次交战,屡屡击败,实力大涨,已有自立为王的想法,当然更不愿迁界,恰好此时迁界令违背民意,于是民众纷纷投靠苏利,苏利也据碣石卫坚守,与清朝对抗。只是没想到,苏利在与尚可喜的战斗中被弓箭射中脑袋,军心大乱而败,让人扼腕叹息。苏利在官方的史书中,当然是作为叛乱分子而记入史册的,然而,这样的一位草莽英雄,在民众的口碑却不错。现在海陆丰一带仍有他的故事流传。

郑成功失败了,苏利失败了,迁界令后来也取消了。但是,天地会、三合会以及洪门的故事还将延续。

图4.碣石卫城图

五 致公党、陈炯明和彭湃

清末时期,西学东渐,海陆丰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关设立了,邮局设立了,电报有了,教堂有了,而反抗与革命的种子也萌芽了。

年,孙中山创立了同盟会,两年后,年,陈炯明在海丰创立了同盟会的分会。成立的地点就是五坡岭,那是文天祥被俘的地方,也是当年反抗元朝失败的地方。谁也没想到,六百多年后,驱除鞑虏的口号又一次被喊起。

陈炯明,字竞存,广东汕尾市海丰人,民国时期广东军政领袖,坚持联省自治的政治主张,致力于以和平协商的方式统一中国,这与孙中山想要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大中华的理想是不相容的。在与孙中山的较量中,他兵败下野,退居香港,协助海外最大的华侨社团组织“洪门致公堂”转型为“中国致公党”,并首任该党总理。此后,致公党捐助革命,出钱出力。洪门,后来成了香港最大的帮派组织,一直影响到现在。

图6陈炯明

却说陈炯明任教育厅长的时候,接见了一个青年,这个青年叫彭湃,是一个大地主的儿子,但没想到,这个地主土豪的儿子,要做的却是烧毁田契,再不当地主土豪,背离了家庭,倡导了革命。

我还记得小时候念过的一首民谣,正是彭湃做的,头两句是这样的:

“咚~咚~咚,田仔骂田公,

田仔做到死,田公吃白米。

歌谣中对田公(地主)的愤懑之情表露无遗。彭湃后来领导了海陆丰地区的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仿造了苏联的红宫红场,是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彭湃还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任第一、二、三届主任,而毛泽东,则是第六届。

彭湃后来参与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后,红四师由于受到国民党的围剿,从江西南下突围,来到海陆丰,并在这里偷渡前往香港避难,周恩来、叶挺、聂荣臻就是在陆丰那里下海偷渡过去的。

图7彭湃像

此后,彭湃因叛徒出卖被捕,海陆丰的农民革命进入了低潮,其实,这个时候的中国的革命也进入了低潮。红军开始了长征,最后到达了陕北,再往后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但是,讲到偷渡,我们的故事还没有完。

六 偷渡走私和造假

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的那段岁月,中国到处战乱,已经有不少民工出海谋生,建国以后,海陆丰人民生活困苦,不少人偷渡去了香港。由于香港的第一任探长吕乐就是海丰人,因此,得其照应,海陆丰人去香港谋生居住,也较为容易一些。

现在,海陆丰人的亲戚中,不少人就居住在香港,这些香港人回乡办厂,活跃了当地经济。而两地的经济差异,也让一部分人做起了走私的生意。

走私,是铤而走险的活动,是以命相博,既然命都可以堵上了,造假烟假币,甚至于制毒,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违法犯罪现象,说到底,仍然是一种对政府的反抗行为,然而,这样的反抗行为,注定是没有出路的。好在,在政府的严厉打击下,现在已经有所收敛。

七 尾声

自文天祥年在海丰被俘之后,到现在的年,已经过去了七百多年。这七百多年来,海陆丰人的抗争精神从未消失过,改变的仅是我们抵抗的对象:文天祥抵抗了外族侵略,俞大猷抵抗了倭寇掠夺,苏利抵抗了迁界令,而后,陈炯明抵抗了清帝国的统治,彭湃掀起了革命的序曲,他们的抵抗,都有时代的进步意义。再而后,一些百姓偷渡去往香港,这虽为当时法律所禁,但在艰难的生活面前,他们抵抗了命运的安排,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翻山渡海,险处求生,体现出不屈不饶的求生精神,也值得我们敬佩。而现在,我们需要抵抗的是什么呢?是对目前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事实的抵抗,换句话说,需要我们面对事实,承认差距,奋起直追,这才是新时期的抗争精神,这才是不落人后,勇争上游的抗争精神。

作者:吕俊霖

授权于“田乾一家”发布









































白癜风诚信单位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sp/431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