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河北草根儿的盛事只要你登台,就会
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尽展歌喉,那么你就是闪亮的明星。“百姓大舞台·太行山的红苹果——李保国事迹群众歌曲汇演”总决赛近日在河北广播电视台完成录制,草根表演,无尽思念,你也是那颗闪亮的星!
嘻哈说唱、柔情独唱、磅礴合唱
愿怎么唱就怎么唱
他们都来自基层,都是清一色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诠释着自己对李保国的理解,对李保国的深情怀念。
11月3日晚,“百姓大舞台·太行山的红苹果——李保国事迹群众歌曲汇演”总决赛在河北广播电视台完成录制。5组决赛选手轮番登台,献上了各具特色的精彩演唱。
总决赛设置了“唱楷模”、“帮帮唱”、“拉票清唱”等环节,每轮演唱过后,大众评审现场投票,票数最低的选手被淘汰出局。比赛过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决赛选手均拿出了看家本领、使出了浑身解数。
进入决赛的五位选手分别是石家庄友好使者公益学校副校长李鹏宇、张家口市康保县赵顺村村民睢步忠、来自唐山的婚礼策划师代杰、唐山市开滦煤矿矿工常金、秦皇岛市少儿艺术团团长魏斌。70岁的康保农民睢步忠带来了原汁原味的二人台表演《李保国,我们想念你》,“90后”煤矿工人常金演绎了个性十足的嘻哈说唱《旗帜》,李鹏宇、代杰的柔声独唱《我们需要像您这样的人》、《您是这样的人》感动全场,由魏斌领唱、金色号角合唱团合唱的《太行在呼唤》,旋律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婉转,让现场观众听得热泪盈眶。
歌曲如是,选手们学习传唱李保国的事迹照样打动人心。
魏斌,数次深入太行山区,只为寻找太行人民对李保国那份最真挚的感情。他用镜头记录下了村民手捧苹果时洋溢着的幸福笑脸,“满山的苹果是李教授的成就,是村里人的希望。我走过前南峪、岗底、绿岭,看到了石头山上种出的苹果,看到了刚刚生长的万亩核桃园,看到了村民的笑脸,看到了李教授种下的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现在我的心里有了沉甸甸的感动,我的歌声因此也会更加丰满厚实。李教授不仅留给了满太行山的绿色,而且留给了太行山老百姓满面的笑容。”
常金,帅帅的矿工小伙,他把李保国比作把温暖带给别人的人。“我觉得李老师和我们矿工很像,都是把冬天的温暖带给别人的人,李老师在太行山上的时候,经常也就带着两个馒头一壶水,而我们矿工也有一句话,井下8小时馒头咸菜变霉都要吃,我们都特别能吃苦,所以我心里就暗暗下了决心,要为李老师写歌。为了给李老师写歌,我通宵达旦地学习创作,找专业的老师编曲,指点我的演唱和台风。我从海选到初赛,再到复赛,靠的就是努力和坚持。一路走来,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为李老师创作的歌,让更多的人知道李老师的事迹。”常金还与一群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组成了李保国精神宣传队,要用年轻人的方式,把李保国教授的精神传唱下去……
代杰,专门去了邢台县前南峪,去了李保国教授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这段经历,带给她的是震撼,更是感动。她说:“这几天,我想的不仅是怎么把歌唱好,更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把李保国教授的精神唱出来。”
常金,用年轻人喜欢的嘻哈音乐传唱李保国
蒋大为现场来当评委了
总决赛现场请来了一位重量级评委,他就是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无论是选拔赛还是晋级赛,每一场比赛选手们都是发自真心地去歌唱他,怀念他,太感人了!我从李保国教授的事迹中受益匪浅,他不为名利,一心扑在老百姓身上,作为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教授,能放下身份甘为孺子牛,在当今社会尤为可贵,他为我们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蒋大为说。
同时,他还为一些选手提出了一些专业性的建议。当魏斌领唱合唱《太行在呼唤》后,蒋大为点评说:“这种歌唱李保国的合唱艺术形式,特别合适。因为李保国的精神、在太行山上的气势用合唱能唱出来,所以我觉得非常精彩。我有个建议,你们可不可以把李保国一生的光辉事迹选中四五个点编成一个组歌,有男声合唱、有女声合唱,有合唱,甚至对唱等多种形式,全面地把李保国一生的光辉事迹展现出来,要比一首歌更精彩。”
在总决赛尾声,蒋大为演唱了专门为李保国教授制作的歌曲《太行深处好地方》。蒋大为动情地表示:“帮助老百姓建设美丽河北的李保国教授,是新时代的英雄。大家要为英雄歌唱,谱写时代的赞歌。当评委的这些日子里,我总有一种到舞台上演唱的冲动,这首歌为我的评委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李保国爱人郭素萍也来了。当主持人问到李保国教授把时间、精力,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太行山,真的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你是否会从心底里怨他时,郭素萍深情地说:“我和儿子都不会怪他,保国虽然走了,但是我们的家在,他创建的团队在,他的学生在,我和他们一起仍然会在太行山上,把他未完成的工作继续做好,帮助更多的农民致富!”
是的,李保国教授虽然走了,但他的事业还在,他的学生们仍然在践行着他的未竟梦想。河北农业大学的师生代表也来到总决赛现场,年轻的学子们穿着绿色的T恤,戴着鲜红的围巾坐在观众席上。大学生穆鑫蕊激动地说:“我们学校好多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比赛的海选,李老师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的孙女杨柳青也来了。这片留下李保国太多心血的小村庄是他一生的牵挂,他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20年。杨柳青把李保国称为最亲最亲的家人,“在我心里,在我们所有人心里,太行山上的每一个家都是你们的家,我们都是你们的家人。”她记得李保国唯一一次唱歌是在岗底村的联欢会上,他当时唱了一首《流浪歌》,唱着唱着他哭了……他说:“这么多年我就是这么一个流浪的人,我对不起我的爱人和孩子,因为我流浪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
邢台县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也来了。他不顾连日出差的疲惫,急匆匆赶到现场。他动情地说:“30多年来,李保国教授就像一棵青松,屹立在太行山的最高峰。他为前南峪作出巨大贡献,前南峪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太行深处好地方》的词作者石顺义和曲作者陈卫东也来了。石顺义说,他曾专门去岗底村采风,向当地村民了解李保国教授的感人事迹。“他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以一种拓荒牛的精神,让岗底村的穷乡僻壤改天换地,变成了绿树满山。他所改变的不仅是当地的生存状况,还有老百姓的精神信仰。”这首歌吸收了《小白菜》、《北风吹》等河北民歌的作曲风格,在大气磅礴的时代主旋律中洋溢着浓浓的民间情调。陈卫东说:“太行山是李保国教授生前最牵挂的地方,他将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奉献给了这块土地,这种富有河北民歌韵味的歌曲能够更好地唱出李保国精神。”
蒋大为演唱了专门为李保国制作的歌曲《太行深处好地方》
这些歌曲都是原创出来的
如何借助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使李保国教授的事迹和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那就是:百姓大舞台,百姓登台唱楷模!
《百姓大舞台·太行山的红苹果——李保国事迹群众歌曲汇演》历经四个月精选策划,前期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全省11个地市22场海选,活动所到之处得到各地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具有广泛的地域性和群众性。据粗略统计,共有5万多人参与海选互动,海选出多首优秀原创歌曲,先后有3多名基层群众登台演唱,他们中间有工人、农民、国家公务员、教师、在校大学生、退休人员等等,几乎涉及了各行各业的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基层群众。最终,有30组多名选手进入演播室录制。
10月9日,《百姓大舞台·太行山的红苹果——李保国事迹群众歌曲汇演》首播即迎来开门红,省网收视份额达到10.、省网收视率3.!在当天省网收视份额、收视率同时段排名第一,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肯定。
缘何至此?形式上开放灵活,内容上感人至深。没有年龄组别限制,更没有曲目类别限制,大到70岁的长者,小到19岁的花季少女,只要你闯关成功,就能登上舞台演唱!演唱者个人的故事同样打动人心。来自张家口坝上康保县赵顺村的70岁农民睢步忠是康保县二人台艺术团成员,去年冬天在零下30度的气候下,坚持去为当地农民演唱。他说:“群众喜欢我就去演!我们这点精神跟李教授比起来,那可差得远了。”来自邢台前南峪的马娇娇,是前南峪抗大陈列馆的讲解员,曾多次跟李保国教授接触过,她在节目中带来了李教授最爱吃的疙瘩汤,与大家分享李教授的感人故事!她说,李教授去世前五天,他还在前南峪村给当地农民讲解果树修剪技术,临走村民留他吃饭,他说要抓紧时间赶往下一站。来自唐山金色号角合唱团的32名成员平均年龄50多岁,为了参加这次比赛,他们连续三天三夜连续作战,不断改编、不断磨合声部。他们说,大家非常想参加这个节目,歌唱李保国是他们的荣幸!选手们因为感动而发声,因为感动,他们自发地学习、传承楷模精神,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70岁的康保农民演唱原汁原味的《李保国,我们想念你》
太贴地皮儿,大家喜闻乐见
节目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我们首先从李保国说起。
如果您见过李保国,相信您一定会感到惊讶。
他明明是大学教授,却一点儿也不像个“知识分子”。没有板正的西装,没有锃亮的皮鞋,没有得体的领带。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这样描述他:“稀疏的头发打着卷儿,黝黑的脸盘下挂着几撮胡子,李保国站在村民中间,陌生人很难看出谁是教授。”
这样一个平凡朴素的人,却是太行山区的“科技财神”,是太行山区人民的恩人。
他扎根太行35载,在太行山区推广了36项实用技术,培育了16处山区开发先进典型,帮助农民实现增收35亿元,带动10余万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年4月10日,李保国教授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享年58岁。网友在网上留言道:“巍巍太行苍翠远,颗颗硕果几度风。穷山瘠土何所惧,满腔热血扶民生。”
李保国的事迹需要传播,他的精神必须传承,他的情怀值得赞颂。李保国是个知识分子,他自己却说:“这辈子最过瘾的事,一是把我变成农民,二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这样一个一心为民、接地气儿的大学教授,他的事迹更适合一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地皮儿的宣传方式。
《百姓大舞台·太行山的红苹果》制片人杨建峰说:“李保国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他的事迹让人感动,他的精神需要传承。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让宣传李保国变成一种政治宣传,而是采用娱乐化的方式,让英雄楷模式的人物落地,以贴着地皮儿、接着地气儿的方式宣传李保国的精神,以此来让李保国的精神得以传承。”就这样,《百姓大舞台·太行山的红苹果》诞生了。它以歌唱比赛的综艺形式为载体,唱响时代楷模精神的同时实现普通百姓的舞台梦想。
在比赛环节设置上,选手通过密室试唱、故事讲述和歌颂李保国先进事迹的原创歌曲演唱及现场观众打分、权威评委点评等环节,整个比赛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石家庄友好使者公益学校副校长李鹏宇在比赛后说,他要让自己的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为何这么吸引人?
歌词真挚、情感细腻
在《百姓大舞台·太行山的红苹果》中,瞧瞧普通百姓的才华,听听普通百姓的歌声,一定会感叹“高手在民间”!选手们在节目中演唱的歌曲都是原创,一首首悠扬的歌曲背后不难看出深切真挚的感情。制片人杨建峰说:“出现这么多好歌曲我们也有些意外。参赛选手们的艺术素养真的让人惊喜,没想到高手在民间。很多选手一开嗓,把我们都震住了。比如来自张家口市康保县70岁的睢步忠大爷,简直就是咱‘河北的阿宝’。”
“太行山那个沟来,哗啦啦的黄河水。李保国呀,我们日日夜夜地想念你。春天撒下籽秋天长成果,你扎根这穷山窝窝只是为了我,你把一切给了这荒山坡,生命虽短燃烧自己才能有收获……”
古稀老人睢步忠说:“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时就很喜欢给农民兄弟们演出二人台。我们康保县剧团之前创作了一部学习李保国精神的六幕二人台大戏《泥土情》,我对李保国教授的事儿就有些了解。参加这个节目后,节目组给我更详细地讲述了李保国教授的故事,给了我很多李保国事迹的资料,我对李保国教授了解地就更详细了。了解越深,我就越感动。唱李保国教授,我几乎唱一次哭一次,我把对李保国教授的感情都唱在了我的歌声里。作为一个农民,我实在太佩服李保国教授了。他在太行山35年,带领农民种苹果、核桃,是农民的财神爷。我们农民就是需要这样的人,带领俺们发家致富。他给老百姓付出了自己所有,我们心里记挂他!”
像睢步忠老人的歌声一样,每首动人的歌曲,都是来自选手内心深处的声音,都融入了选手们最真诚的感情。
这里不仅有《太行山在呼唤》、《我们需要像您这样的人》这样如山如海、气势磅礴的歌颂,更有像《我的兄弟叫老李》这样质朴的诉说。
“我们记得你老李。记得那年我二十七,你风尘仆仆来到我家里。看到我穷得叮当响,你留下了泪滴。拉着我的手说兄弟你别着急,我要让你们变富裕。到如今我已五十七,你也从小李变成了老李。我多想拉着你的手,说谢谢你。话未出口却眼含泪滴,我的好兄弟,太行山永远记得你——老李!”
《我的兄弟叫老李》创作灵感来自邢台内丘岗底村李教授当年帮助村民种植“富岗”苹果的真实故事,歌曲口语化的表达,朗朗上口,仿佛真实的故事在舞台上重现,楷模的形象亲切感人,就此与我们零距离。
他们都是草根,他们都是明星
年轻人、中老年人为啥都喜欢?
《百姓大舞台·太行山的红苹果》音乐的曲风多种多样,除了美声、流行乐、民族唱法、四重唱、大合唱之外,还有来自张家口坝上的二人台改编的新歌以及昌黎小调的展示,真正体现了百姓大舞台的包容性。
比如年轻选手演唱的流行乐为载体的歌曲,就为比赛增添了一抹时尚青春的气息!“春天播下一粒粒种,秋天长成果,你根扎在穷山窝,只为改变我。你把这一切给了这,这片荒山坡,生命虽短燃烧自己,才会才会有收获。你就像那红呀红苹果,红透了太行甜了我心窝……”这首以流行音乐元素创作的《红苹果》,如一股清流生动了整个节目。
《百姓大舞台·太行山的红苹果》还走出演播室,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潮的形式传唱李保国的事迹。10月28日,千人齐跳《红苹果》快闪活动在石家庄勒泰中心5楼喷泉广场上演。快闪活动现场聚集千余名热心观众,现场的商场服务员、广场舞阿姨、在校大学生、外国友人,还有小朋友纷纷加入到快闪行动中。“你就像那红呀红呀红苹果,红透了太行,甜透甜透我心窝。红红笑脸播下播下播下希望,红火的生活美了,美了美了你和我……”伴随着朗朗上口的歌词,千人快闪震撼上演。
在快闪活动现场,30岁出头的李浩说:“除了广场舞大妈,竟然还有这么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我也是被现场气氛感染,不自觉地就跟着节奏跳起来了。”
年轻人喜欢,中老年人更热衷。如今,走进公园,您可能会看到老人之间互相教唱《百姓大舞台·太行山的红苹果》的原创歌曲,听到新的广场舞曲《红苹果》。李保国的感人事迹和原创歌曲的动听旋律打动了中老年人,他们在公园掀起了义务教唱风。有的老人不会唱,就把节奏欢快的《红苹果》编排成了广场舞。杨建峰自豪地说:“节目中的原创歌曲传唱率是非常高的。节目播出后,我们收到了很多观众的来信,有的观众还特意写了诗给我们。”这足以看出,节目所传承的“正能量”,已经感动了很多人。
形式新颖、老少皆宜,《百姓大舞台·太行山的红苹果》用新颖的展现风格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人。
用“快闪”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为啥这么多人参与?
讲的都是好故事
本次汇演的评委绝对是一大看点,说出了许多感人的金句。著名歌唱家蒋大为老师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唱我们心中最爱的人——李保国教授,我们用歌声向他致敬!”“今天来还有一个小目的,就是我姥爷要我来追星!姥爷说,要追就追李教授这样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英雄,这才是恒星。”当年仅19岁的山西阳泉女孩尹梦娇说出了她来演唱的目的时,蒋大为评委对此大加赞赏:“她这个年纪,不再追时髦,不再追小鲜肉,她在歌唱李保国,就这种精神,就值得我们所有孩子学习。”
评委除了在演唱技巧等方面给予选手专业的点评之外,作为李保国教授生前好友、资深媒体人于良的几段关于李保国故事的讲述,令人感动地潸然泪下。“35年如一日,他帮扶了10万多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了28.5亿元的增收,他去世后,老百姓都落泪了,把他的照片挂在自己家里面”;“在李保国的手机里就有许多奇怪的名字,洛阳高核桃、新疆苹果、宁夏苹果……各地老百姓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一听是农民,马上就把电话存起来,方便给农民做指导。”……一个个短小掷地有声的真实故事,串起了李保国教授朴实而又高大的形象。
绿岭集团,在李保国的带领下研究出了中国最好的核桃新品种绿岭核桃,形成了太行山核桃产业带,带动了成千上万人脱贫致富。绿岭集团刘素军说,绿岭以前是一片荒岗,寸草不生,没有人愿意把闺女嫁到这里来。“如今,我们绿岭不像以前了,李保国教授用了十年时间帮助我们绿岭培育了闻名全国的薄皮核桃,过去我们人均收入只有元,现在大伙儿每年都能挣到五六万。所以就变成了‘闺女嫁到绿岭来,不愁吃穿乐开怀!’”
全省的热心观众纷纷给节目组留言并反馈信息。石家庄的李先生就说,赛事经过精心策划、编排,比较新颖抓人,好听、好看!关键是通过老百姓的演唱把李保国教授的精神如涓涓细流沁入每个人的心里,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点一个大大的赞!邢台网友奋斗熊说,看着好感动啊,尤其是听评委于良老师讲述李教授那些真实的故事,我都感动地泪流满面。李教授受累了,您就是我们太行山区农民的致富财神啊!
天地两隔,此情可待。李保国教授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与传承永不泯灭。作为河北本土极具规模的一次群众歌曲汇演,《百姓大舞台·太行山的红苹果》无论从参赛数量、参赛曲风、参与力度、参与质量上,都给观众献上了一场集情感、公益、娱乐为一体的音乐盛宴!
作者/张树斌秦媛刘喆
原文刊载于
河北广播电视报《城市家周刊》年第46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sp/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