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认同感的中国式母女关系柔情史

作者:三木

《柔情史》作为杨明明导演的荧幕处女作,将作为全国艺联“新锐巨浪系列”的开场影片于5月17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

画面中的生活琐事,用一部影片挖掘母女关系,这期中包含了你我她的影子,所以《柔情史》讲述的不是一对母女,而是当代中国母女关系的映射,展现“中国式母女关系”。

才女

主人公小雾是个有才华的女孩,就像现实中的杨明明。《柔情史》还未上映就在入围柏林电影节、西雅图电影节,获得首尔女性影展最佳导演奖、香港国际电影节火鸟大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拿奖到手软。而导演不仅仅是导演还是编剧并且担任主演和后期剪辑的工作,影片《长江图》的剪辑就是杨明明。

影片中的小雾是一个编剧,一个有才华但是没有出作品的自由编剧,没有稳定的收入,靠着运气收稿费维持生活。她和母亲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就是这个胡同让在滑板车上的小雾成了胡同公主。

穿越胡同她可以不看到任何人,她和母亲都不愿意和人接触。滑板车这一道具的利用让整个影像流动起来,展现了北京的胡同文化。

无论是影片中的小雾还是现实中的杨明明都是才女,她们知道自己想要的,作为一名女性所需要的就是在感性中多一些理性。

爱吃

影片整体分为三个段落都是以食物命名,“奶”“羊蝎子”“瓜”。两个人吃东西的时候利用大特写给观众展现出两个人吃的状态动作,这就是一对母女的日常生活,导演表示关于特写镜头在影片开拍前就已经想好了。

吃东西从最开始得早饭到喝奶、羊蝎子、瓜,我们注意到在吃东西的时候母女两个人的氛围非常融洽,没有争吵没有抱怨,最后母亲吃了小雾递给的瓜这一细节代表了原谅。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的母女争吵都在饭桌上化解。

导演说:就是想把食物跟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食物象征着贫瘠和缺乏,可以体现出生活的苍白。似乎除了吃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值得投入和讨论。

这不仅仅是生活的贫瘠更是母女关系的淡薄。

现实

母女两人都像没长大的孩子。

母亲是没有工作的中年妇女,年轻时丧偶不相信男人;小雾自由职业有男友但是最后分手,因为她感觉好的不够真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不相信。

两个女人都缺乏安全感,她们在互相怼对方控制对方中找到存在感。有人说敏感的更在创作上更有才华,恰巧母女两人都是敏感的人。

母亲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她经历了男人的伤害,街坊邻居的伤害,这些都是母亲的痛处,她不会出去跳广场舞但是被女儿的“说服”下去见了朋友,偶遇了一段不幸的“二春”。

母亲的“二春”结束接着小雾也和男友分手,她说:他们都太好了像假的。

这也是现在大多数女孩的诟病,但是对于小雾来说她认为生活应该是坏的,和他们在一起自己太过于安逸,她已经习惯了和母亲的生活。两个人互相伤害不相信世界的美好。

母女两人的琐事展现了生活的现实和一个家庭的悲剧。

影片中有句台词:真实比审美更重要。而现实就恰恰如此,现在的中国,“真实”要比“审美”更为重要。

影片的结尾在公交车慢慢的行驶中结束,公交车作为两人沟通外界的载体。导演不想让观众一直看母女两人,公交车的行驶配上小雾的诗,没有配乐这也是拍摄前考虑好的。随着公交车的行驶慢慢步入结尾,而故事本身没有结局,就像“中国式的母女关系”在生活中也还会出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zy/1257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