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荷幽苑微小说跳广场舞的那些人和事儿
跳广场舞的那些人和事儿
作者:鲁文馨
六月的天,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不,广场舞还没跳到一半,无数颗绿豆大小的雨点就“噼噼啪啪”地从黝黑的半空中倾泻了下来。 方华和大家赶紧停下了舞步,纷纷跑进紧挨着广场的如意玉器店里避雨。 这么多人一起进店,虽说不是消费者,还是让店主老王格外兴奋,又是拿水果,又是泡茶。方华看他跑来跑去忙得满头大汗,就帮他照应着大家。 这时,有人开起了玩笑:“哈哈,怎么觉得就像到你们家做客一样呢!” 老王笑得很开心,方华脸上却飞起了一片红霞……
每天晚上,老王都要站在店门口看一会儿大家跳舞,慢慢地也就和跳舞的这些人熟络起来,有时候也会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里蹦跶几下。因为身体太胖显得很笨拙,大家都说他像是企鹅起舞。他非但不恼,还煞有介事地模仿着企鹅摇摇晃晃地走上一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直跺脚……
舞跳的不敢恭维,老王的书法着实让大家佩服。玉器店墙上挂着几幅他写的几幅草书作品,龙飞凤舞,笔力遒劲,气势恢宏。方华第一眼看到,就觉得眼熟。 她也算半个书法家,没退休之前还带过学校的书法课,对书法有些研究。凭着印象,她找到了那本杂志,果然见到了上面刊登着老王的书法作品,后面还有他的介绍,全国书协会员,玉石研究专家,广东某学院教授,有好几个头衔呢。 再看老王,她的眼神里就多了几分仰慕之情。 除了她,似乎没有人关心老王的身份。在北方这座虽不大却享誉四方的国际文化名城里,来自国内各地的名人太多了。
老王告诉她,他在这里开店和常住,是醉心于这里保存了上千年的名胜古迹,还有几百个不同朝代的碑刻。 方华有时带几个文友来到老王店里,和他聊聊书法创作,店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老王有时候即兴挥毫,送给他们几张书法作品。 去年冬天接近春节,跳舞的人明显少了许多,老王发现方华好久没来跳舞了,就问方华的邻居,医院正在照顾肺癌晚期的老伴,他想让邻居带个话给她,需要他帮忙就说一声,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几个月后的一天,老王远远打量着广场舞队的人们,不由地眼睛一亮,方华回来了,正在跳舞呢。她瘦削了许多,白皙的面庞有些憔悴,听说她老伴年前去世了,离六十六大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老王走过去对她说:“你还好吧,要想开啊,我老伴也是这个年纪走的,很理解你的心情,注意身体哦!” 方华点了点头说:“我还好,谢谢!” 那天大家跳完舞要解散时,老王突然宣布了一件好事:“大家认识了这么久,也没在一块聚聚喝两杯,明天是黄道吉日,我们就聚聚吧!” 有人接过话头:“聚聚可以,我们可是没钱,除非老王你请客哦!” 老王一拍胸脯,声音特别宏亮:“我请客,金和楼贵宾厅,一切都安排好了,恭候诸位明天大驾光临!”回头他又悄悄地嘱咐方华:“你明天早点到好吗?帮我招呼一下大家。”方华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几十个人就预约聚在了一起,又说又笑,又跳又闹。大伙喝得很尽兴,老王也放了量,足足喝了半斤高度酒。几个月以来,一直愁容满面的方华也露出了难得的微笑。其间有一个小插曲,方华起身要给大家敬酒的时候,因为脚麻了差点摔倒,好在被一旁的老王扶住了,方华脸上顿时飘了一片红晕……
喝酒脸红,是正常现象,可偏偏有人就看到了眼里。 那场聚会过了不久,就传出了老王与方华的不少绯闻谣言。造谣者说的有鼻子有眼,说是跳舞的人早就注意到老王和方华眉来眼去了,那次饭店聚会,他们也是沾了方华的光,集体做了“灯泡”;有人甚至说,亲眼看到在那场酒宴上老王和方华搂搂抱抱的,很是亲热……
过了几天,老王的玉器店就被一群气势汹汹的人给砸了,据说是方华的儿子带了十几个社会混混干的。
广场舞还是继续跳,只是少了方华,就显得少了点啥。老王的玉器店一夜之间悄然无声地搬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摇曳着光怪陆离灯光的美容店。没人知道老王去了哪里,也没人想过,跳舞的时候如果再来一场疾雨,他们该到哪里去避雨?
荷风千举夜朦胧,塘边写意醉清风,月笼深夏识墨趣,色香文字入画中。荷塘文友群
作者简介
鲁文馨,原名赵德新,中共党员,七零后,山东省曲阜市人。曲师大中文系毕业,济宁作协会员,曲阜作协副主席。先后在《齐鲁晚报》《城市信报》《济宁日报》《文学世界》和“中诗网”“起点中文”“逸飞中文”“故事中国”等报纸刊物、国内知名文学网站发表一百余篇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篇作品被评为优秀作品、精品、绝品。
投
稿
须
知
?1.要求是原创作品,在其它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zysx/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