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广场舞ldquo进化史rd
“医院”是专门为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而建的,它的出现并非“至善之策”,但也实属“现实之策”,人们称它为“生命之舟”。
尽管这里都是被隔离的确诊轻症患者,但在医护人员的关心帮助下,他们并没有变得心情消沉。相反,病房里时常响起欢声笑语。闲暇时光里,大家又唱又跳。
有网友开玩笑说,这哪里是病房,分明是“睡衣派对”,这届病毒是被活活气死的吧……
点击查看视频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医院里的广场舞“进化史”↓↓↓第一阶段:业余版从未感觉广场舞的配乐这么动听,直到它在武汉的医院里响起。
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第一个带头,在床边开始了小范围的舞蹈活动。
这一跳可不要紧,直接把这些憋了十几天的“舞娘”们的“舞虫”给勾了出来。越来越多的姐妹们加入其中,病房内一改原本沉闷忧虑的氛围。不光是姐妹们,就连男同胞们也憋不住了,伴着《冬天里的一把火》,就扭进了“舞池”正中央。哥俩斗舞,谁不服谁上!谁还不会蹦个迪了。这儿可能是目前全中国唯一一个还可以“聚众”跳广场舞的地方,音乐和舞蹈让笑容重新回到病人们的脸上。
第二阶段:进阶版医护人员们也开始注意到,这些简单的舞蹈在调节病人们紧张恐慌的情绪上,意外地起到了极好的作用。于是他们也加入其中,开始帮忙组织和带领每天的舞蹈活动。不久后,简单的广场舞似乎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舞池大神”们了,他们竟然跟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们学起了当地特色传统舞蹈。在武汉的医院里,响起了带有浓郁新疆特色的音乐,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副领队、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巴哈古丽·托勒恒穿着全套防护服,跳出一段拍掌弹指、转腕抖肩的“黑走马”。没一会儿,整个“舞池”就变成了这样……来自海南的医生教起了儋州调声《嘱姑九点半》,音乐欢快,舞姿轻盈,跳出了好心情,跳出了精气神儿。手牵手一起舞动,更是跳出了大家抗击疫情时积极乐观的心态。
还有的医生则紧跟潮流,伴随着热门歌曲《火红的萨日朗》,跳起了四川坝坝舞。
第三阶段:专业版再后来,医院里的健身活动“花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专业。
有护士教大家做护肺操强身健体,太极拳怎么能少呢?呼吸操在这“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听着可爱的《健康歌》,大老爷们的广播操做得那叫哼哧有力。
八段锦功法也不能少网友:这届病毒是被气死的……看着病友们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都忘记了生病开始时的恐慌,欢声笑语不断,连带着网友们的心里都暖洋洋的。
有人笑称这些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医生们,就像是动画片《超能陆战队》中时刻保护男主角的充气型医疗智能机器人“大白”。
被厚厚防护服包裹着的步伐虽然略显笨重,但却是这世间最美的舞步。
而在线PK舞技,无形之间更成了各地医务人员背负“文化宣传”的才艺之斗,简直是人均“文艺委员”的水平。
病人们估计也没有想到,住进医院以后,竟然学会了这么多才艺表演。
通过这些活动,很多人也放下了紧张的情绪,真正融入了这段集体生活,彼此成为了最坚实的战友。甚至还有一些热心的大叔大妈,已经开始为家里的单身青年们张罗起了相亲。
当然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医护人员和病人们高涨的精气神儿。病魔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病人们随着《火红的萨日朗》跳坝坝舞的视频还被传到了海外,最高一条的播放量高达21万。
评论区中,不少国外网友也被视频中共舞的人们所感染,为他们的乐观积极点赞、加油,期盼中国能够早日结束疫情。
科学合理的健康运动不但有利于康复期的患者,对于未患病人群增强抵抗力也有很大的好处。对个人来说,与疾病的斗争既是一场身体上的斗争,也是一场精神上的斗争。
医院广场舞的“总导演”,来自医院医疗队的队员颜浩则介绍:
医院主要接收的是确诊的轻症患者,且是没有严重的心肺、脑肾等相关基础疾病、年龄在18至65周岁、有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这样的收治标准让一定程度的运动锻炼成为了可能。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会时刻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保证运动在身体的承受范围内进行。
更重要的是,音乐和舞蹈帮助病人们更好的融入了医院这个社会群体,大家互相帮助、加油打气,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周边的人,再加上医护人员的加入,整个病房的氛围都变得轻松了许多。
集体活动后,最大的收获就是患者们心情的改善,医院里常常会传出大家开心的笑声,这个时候我们把病毒抛的远远的。
难怪有网友开玩笑说,这届病毒是被活活气死的……
这两天出舱患者渐渐多起来??欢快的舞步传递的不仅仅是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决胜疫情的信心!审核
陈凯
责编
黄发强
来源
转自河北共青团。素材综合团中央权益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医疗圈那点事。(声明:“河南省教育厅”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dw/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