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指南2022少吃多动,健康加倍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212076.html

能量是人体维持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从事身体活动等生命活动的基础。在能量消耗的三个主要部分(基础代谢、身体活动和食物热效应)中,身体活动是变化最大、可以自我调节的能量消耗。不同性别、年龄和体重人,能量需要量也不同。

一般而言,一个人一天吃多少量食物是根据能量需要而计算出来的,而一个人每天需要的能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活动水平以及怀孕或哺乳状态(女性)。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版)》,我国成年人(18~49岁)低生活水平者能量需要量男性为kcal,女性为kcal。

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身体活动不足,18岁及以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达50.7%,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为19.0%,6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率为10.4%。久坐不动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免疫力变差,还是增加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身体活动不足和疾病息息相关:

(1)多进行身体活动可以降低或延缓体重增加过多风险:每周至少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防止BMI增加,超过分钟可以减体重并防止体重反弹。

(2)身体活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某些癌症如结肠癌、乳腺癌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3)身体活动有益于骨骼和大脑健康。

(4)久坐和看电视时间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癌症和2型糖尿病高风险相关,是独立危险因素: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的久坐时间阈值是6~8h/d,看电视的阈值时间是3~4h/d。

因此,各年龄段人群都应积极进行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多动一动,动则有益:

增进心肺功能,改善耐力和体能。

提高代谢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

保持或增加瘦体重,减少体内脂肪蓄积,防止肥胖。

改善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

调节心理平衡,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改善睡眠。

肌肉力量的训练有益于强壮骨骼、关节和肌肉,有助于延缓老年人身体活动功能的衰退。

降低肥胖、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某些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成年人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是达到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那么,如何做到食不过量、动不超标,从而达到吃动平衡呢?

首先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

(1)定时定量进餐:可避免过度饥饿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而导致进食过量。

(2)吃饭宜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无意中进食过量。

(3)提倡分餐制:根据个人的生理条件和身体活动量,进行标准化配餐和定量分配。

(4)每顿少吃一两口:尤其是对易胖人群,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就可以影响体重的增减。对预防能量摄人过多而引起的超重和肥胖有重要作用。

(5)减少高能量加工食品的摄人:学会看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能量值,少选择高脂肪、高糖食品。

(6)减少在外就餐:在外就餐或聚餐时,一般时间长,会不自觉增加食物的摄人量,导致进食过量。

其次,在运动方面,除了日常身体活动、职业性身体活动、交通往来活动外,应加强主动性运动,主要形式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力量运动)、柔韧性运动和平衡协调类运动。运动时应兼顾不同类型的运动,如先有氧,后力量,柔韧运动随时做。乍一听好像要做很多,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比如,跳广场舞、练瑜伽、骑行上下班、少乘电梯多爬楼梯、站着打电话、多散步、遛狗等。

总之,运动要多样化,把生活、娱乐、工作与锻炼相结合,久而久之,运动就会变成习惯,健康效果也会显现。运动虽然有益健康,但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学会判断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避免运动期间可能发生的风险。

内容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lxff/13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