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扎心的婚姻想离离不了,想过过不好
“学会爱人,学会懂得爱情,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就是要学会尊重自己,就是要学会人类的美德。”——马卡连柯
近几年,社会离婚率突然暴增,婚姻,不再是许多人眼中的一生一世,而只不过是一种选择。
甚至有人用玩笑的语气称:“人类离婚的前提是什么,是结婚。”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当爱情带来的盲目与热情退却,每个人都注定要回归平淡的柴米油盐,朝夕相处,摩擦不断,曾经对爱人的深情,很快就在一点一滴的生活日常中被消磨殆尽。
爱得决绝,离开得也潇洒,这大概是一个人在爱情中最高的个人魅力。
但事实上,即便许多人逐渐认识到,婚姻并不是一生只能选择一次的契约,但依然有许多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将自己吊死在婚姻上。
简单来说,就是想离离不了,想过过不好。
这种婚姻,不仅扎心,而且还显得十分的可悲。
1
“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只消一句话:你应当爱某个人,就足以使你对这个人恨之入骨。”——罗素
但现实是,许多人恰恰把婚姻当成了一种义务。
现代人追求快节奏,生活、工作、甚至爱情,都进入了快速化,闪婚闪离,是当代年轻人群体中十分常见的情况。
闪婚闪离的原因不外乎因为一时的热情冲昏头脑,而盲目选择携手迈入婚姻的殿堂,但很快又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或是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导致婚姻破裂。
这样的婚姻,在平常人眼中看来就像是小孩子的过家家游戏。
但比起这样仿佛儿戏般的婚姻,有一种婚姻却更容易让当事人感觉到说不出的苦楚。
就是想离离不了,想过过不好的婚姻。
很多夫妻结婚的时间越长,不离婚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是这并非是因为二人情比金坚,也不是生活将两人硬生生从彼此的爱人升华成了家人。
而只不过是两个人都抱持着相同的念头:凑过着过呗,还能离咋的。
“凑活着过”,几乎是现今许多已经相互之间没有爱情,却依然要勉强在一块过日子的夫妻共同的想法。
有的抱着“结都结了,还能离咋的”的心态,认为婚姻该是一辈子的事。
有的人选择为了还没长大的孩子而选择忍耐,不想让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里长大。但是,等孩子真的长大后,他们又会甘于认命,想着“都忍了这么久了,离也懒得离了”。
甚至还有人认为如果离婚了,就会被街坊邻居背地里说闲话,会被其他人看不起,所以选择忍耐。
这些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婚姻只是一种自我选择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项以忍耐为荣的壮举。
2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莎士比亚
为了孩子而选择忍耐,是母亲那一辈人的常态。
就连我自己的母亲,都曾经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过:“当初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
在许多大人的心中,他们之所以不选择离婚,是为了不伤孩子的心,是为了不让这个家破碎,所以他们才选择了忍耐。
但他们不知道,有些时候,他们为了孩子的委曲求全,其实是对孩子更大的伤害。
有一位从小就认识的阿姨,和自己的丈夫是通过相亲认识,两人在一起没多久,就被双方家长催促着,糊里糊涂地结了婚,没过两年,又被催着糊里糊涂地生了孩子。
两人之间本来就没有多少感情,结婚之后生活在一起,各种矛盾摩擦更是数不胜数。
阿姨性格外向,丈夫性格内向,两人说话时,经常是阿姨三句话用一句话的速度说完,急切地等着对方的回应,而丈夫却慢条斯理地,一句话用三句话的时间才讲完。
阿姨爱洁,每个周末都会腾出时间做一次大扫除,地板更是干净得可以赤脚踩上去。而丈夫相比之下则是邋遢得过分,有时候袜子堆了半个多月也不洗。
阿姨平时没有其他的休闲爱好,就喜欢在家里唱歌,或是跳一跳广场舞,但她的丈夫却偏偏最看不上这两件事,每次阿姨心血来潮在家里唱歌跳舞时,总会招致丈夫无声的白眼。
而丈夫同样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却偏偏喜欢打牌,甚至到了上瘾的程度,阿姨对此也时常深表不满。
两人刚结婚不到一年,就有了嫌隙,生了孩子之后,矛盾更是激化。
但要说他们为什么不离婚,无外乎两个原因:婚都结了,孩子都生了。
虽然阿姨的娘家人对丈夫同样也不是十分满意,但每次阿姨回娘家,说起有离婚的念头时,家里人就会劝她:他(丈夫)人是不怎么样,但是婚姻就是这样的,能忍就忍吧。
在她们的思想里,婚姻仿佛变成了一桩门面,一旦将这个门面拆毁,那将在其他人面前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而在有了孩子之后,婚姻更是仿佛成了一项需要坚守一生的契约。
“你如果离婚了,孩子怎么办,跟着谁?”
“你带着孩子,就像带着个拖油瓶,以后谁还能再看上你?”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多大啊,忍忍吧。”
阿姨也从小就对孩子说:“都是因为你,不然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
到后来,女儿长大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无论家人怎么劝,也都迟迟不肯谈恋爱。
最后和她关系比较好的长辈终于从她那儿得知了真相:
从小在无爱家庭里长大的女儿,并没有因为家庭的“完整”,而向往婚姻,反而对婚姻产生了浓浓的恐惧。
没有爱的婚姻,不如死了。
3
“当两人之间有真爱情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到年龄的问题,经济的条件,相貌的美丑,个子的高矮,等等外在的无关紧要的因素的。假如你们之间存在着这种问题,那你要先问问自己,是否真正在爱才好。”——罗兰
判断一段婚姻究竟好不好的标准,就是看两人结婚之后,是否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把婚姻看成一段使命,无论好坏,都需要用一生去践诺。
但这样的结局往往是,在已经坏死的婚姻里并没有得到丝毫的幸福感,还白白搭上了自己的一生。
人们为这样的婚姻提出了各种命名:丧偶式婚姻、诈尸式婚姻、中国式婚姻……
并以此苦中作乐。
“我们总是追求与一个人白头偕老,却忘了享受当下的幸福。”
人生是过自己的,不应该为了旁人的闲言碎语,也不应该为了孩子的“幸福成长”,而是单单纯纯地为了自己,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许多方面,都会投射在孩子身上。
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幸福,那首先,你就必须要做一个勇于追求幸福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sp/1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