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成都广场舞嬢嬢和街舞少年尬舞,最后的
“哈哈哈哈哈……”一阵阵笑声和鼓掌声从音乐广场传了过来。Alu带着CMD的舞蹈成员在广场上教着阿姨们跳街舞。围观人群拿着蒲扇;年轻人拍着小视频;婆婆带起孙儿在边上跟到跳;还有不知道从哪跑来的小狗,脖子上的铃铛晃得叮当作响。
这是8月27号下午17:40,天气再热,也挡不住人们看闹热。
成都最富魅力的城市特质之一——看闹热。
曾有朋友形容:在成都随便一个角落,只要有人抬头向上看,不管是掏马蜂窝、看被困在树上的猫儿,还是纯粹天很好看,不过三五分钟,铁定一群人会用同样的姿势往天上看。
看闹热的心境被成都人修炼到至高境界,这大概是中国其他哪个城市都比不上的。大概也只有成都人愿意在工作日去花时间看一场不同舞蹈种类间的交流和碰撞。
-广场舞VS街舞-
广场舞
活动时间多集中在晚上8-9点,一群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参与者多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十分讲究站位,更是长期占据各省市民生新闻榜首,自带招黑体质。
街舞
大众对街舞的不陌生,不仅得益于今年上半年《这就是街舞》和《热血街舞团》的科普,还有这些年街头文化在年轻群体中潜移默化的浸透。
广场舞和街舞放在一起会产生出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广场舞代表:春兰老师
我年轻的时候在川剧团,本身就有舞蹈基础,后来有了自己的春兰舞队,以前我不会编舞但是有需求之后就慢慢去学。平时都在我们在家附近跳,每天差不多两个小时,全年无休,在跳吧,像我们这种队伍全成都有好几千,对于我们来说,跳舞就是个爱好但是不跳也不行,我儿子都30岁了,每天跳哈舞,开开心心的,生活嘛,就该恁样活。
街舞代表:ALU
公共空间的缺失,跳街舞的年轻人更愿意以小圈子、群体性的划分躲进室内练习,街舞本身缘起就是街头文化,但我们很少走向街头,一方面是大众的非议,一方面是场地的不便利性。其实街头才是我们的主场,而广场舞,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独特产物,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属于中国的街头文化。
两个团队从素不相识到以舞会友,跳得难舍难分,最后阿姨还要求年轻人教自己几个街舞动作学会了好赶时髦!
-ThisisChengdu-
“在成都,爱耍、会耍,才能耍得开心”
每个人的耍和每个耍背后所代表的意思都不尽相同!
而古训“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用今天的话翻译就是,成都,来了就不想离开!不想离开的原因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好耍、爱耍、会耍的背后是这座城市赋予市民懂得真正享受生活的能力。
年底,平凡人演唱会诞生于成都,是全国第一档为平凡人提供演唱会的音乐项目,在成都、上海等地为超过50位歌手成功举办过个人演唱会,也尝试和不同空间、组织、品牌之间联结,探索平凡人IP的更多可能性。
这次携手深耕于街舞教学、用更多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传播街头文化的CMD;以及为帮助中老年重返青春,传递“跳吧,你就更年轻”理念,推动广场舞发展的交流分享平台跳吧一起为大家献上这个视频,和我们一起享受生活!
感谢
广场舞舞者:刘春兰、张燕子、何静、刘惠萍、刘锦、李兴铃、龚映红、宋忠群
街舞dancer:ALU、文静、陶小乐、小文、大嘴、Pikachu
毛怡君
撰文
部分图片由跳吧广场舞提供并授权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sp/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