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时代,鄠邑能否还独立特行
原创-06-:59·征夫
秦镇凉皮
01
户县,在高中时期就如雷贯耳。原因很简单,八十年代陕西每年高考阅卷统一在户县进行。大概持续半个月时间。
据说武警把门,荷枪实弹,唬得人噤若寒蝉。感觉整个县城都戒备森严,铜墙铁壁似的,一只苍蝇也飞不进去。
阅卷地点选在户县,自有它的道理。户县靠近秦岭,相对凉爽。截然不同于燥热的西安城,有利于阅卷老师心平气和,公平判卷。而且户县是当时的教育大县。
但这些都不是关键。最主要的原因是户县离西安的距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距离产生美,也可屏蔽各种权力波、关系波的干扰滋扰,但又不能太远,便于随时管控。这就是中庸,陕西人拿捏得很到位。和终南捷径一个道理。
从高中起,对户县就敬仰、恐惧,又浓浓好奇。户县最早归咸阳地区,因此提起户县,咸阳人民多多少少还有一种亲近感。
02
本以为户县归了西安,就文明乖巧了。其实不然,它走哪都是“坏小子”“刺头”,不服管教,我行我素。
独立特行,很叛逆,甚至专门和家长对着干。
譬如,陕西人爱唱秦腔,秦腔以吼为特色。户县偏偏联合眉县,搞出一个“眉户”戏种,以女生婉转悠扬著称,最典型的如唱遍千家万户的《梁秋燕》。
同样是婉转动听的女腔,又完全不同于江南女子的低吟浅唱、甜甜蜜蜜,更像一位刚喝了一碗陈醋、风风火火提着镰刀下地收麦的陕西女子,一股清爽火辣的味道。
小时候一直叫“迷糊”,听着女生“啊啊呀呀”就头痛,远没有秦腔“啊呀呀”痛快铿锵带劲,于是很快就睡着了。迷糊戏,对于小男孩名副其实。
陕西人爱吃面,最得意的biangbiang面,外地人一碗面吃完,biang字还没有学会。户县人吃的却叫软面,外地人过来吃饭,一会儿就满头大汗,心里老嘀咕:软面算不算软饭?
户县人性直,不想让外地人产生歧义,索性改名,叫燃面。外地人又望文生义,担心自己也被燃进去。
对于户县人来说,问君能有几多忧,一碗燃面解千愁。西安人吃罢拍拍手,不管你软面燃面,其实都是biangbiang面。
臊子面风靡关中,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其身影。但户县人却独辟蹊径,研制出“摆汤面”,和乾县的浇汤面原理一样,但程序反其道而行之。你们,包括浇汤面、臊子面、烙面饸络,都是先捞面再加汤,我偏偏先舀汤再捞面。这就是户县的个性。就是要和人不一样。
户县“摆汤面”和乾县“浇汤面”,可谓难兄难弟。虽然都味道美极了,可过于庄重严肃,讲究过事、过节才食用,所以一直不能在街巷小摊流行开。
西安凉皮,风靡全球。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特别是小姑娘们,成群结队跑到西安,就是为了品尝这一口清爽、酸冽、辣烈美味。饱餐后却抱怨西安不老实,满大街的秦镇凉皮、宝鸡擀面皮、汉中热米皮,就没看见过西安凉皮。西安人嘿嘿一笑,他大舅二舅都是他舅,秦镇宝鸡都算西安。西安凉皮,大概是西安都市圈概念的最早萌芽。
秦镇凉皮,傲视西安城。户县人摆摆手,“那是人家秦镇凉皮,与我户县无干”。
随着经济繁荣,夜经济逐渐壮大。无论纳凉熬冬,烤肉摊成了青年聚集交友吹牛看球赛的重要阵地。西安烤肉,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于是每逢夜晚,满大街孜然味。但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把西安烤肉杀得七零八落。这就是机场烤肉。
最初误以为是咸阳机场,后来才得知是户县机场。许多人更一头雾水。啊?户县还有机场?于是西安人纷纷驱车蜂拥过来。
在西安,没吃过机场烤肉,似乎就不是正宗西安人。机场烤肉成了西安烤肉界的一个品牌,它的崛起定有秘笈。户县人哈哈一笑,曰:实力使然。
西安,经过几代书画人不懈努力,形成长安画派,在中国画坛占据一席之地。户县照猫画虎,几个教授在田间地头给几个农民比划了几下,于是激发了群众创作灵感和激情。大红大紫,热烈激情,成了户县人对世界的理解。户县农民画,一鸣惊人,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一度比长安画派还洋火。
西安,修了一个曲江池,惊艳世人。户县人挖个渼陂湖,小是小了些,但历史更悠久,而且文化更厚实。曲江人虽有文化,但看到“鄠邑渼陂湖”,大多张大嘴巴不出声,害怕读错字。于是大腿一拍,户县的曲江么!
即使大学教授,面对鄠邑渼陂湖,轻易也不发声。估计第一次能全读对音的也是凤毛麟角。当然世上有痛快人,张嘴就是“恶霸美皮湖“。户县人窃喜,知道什么叫文化了吧?
广场舞风靡全国,西安也不例外,到处可见。其音乐动作都中规中矩,大同小异。户县人不愿循规蹈矩,总要别出心裁,弄个新名堂。于是天桥湖摇火车成了一道风景,是靓丽还是搞笑,莫衷一是。但户县人酣畅淋漓,挥汗如雨,却是事实。释放自我,放飞自我,包括灵魂躯体。
西安跳广场舞,腰板越来越硬;户县摇一圈火车,估计骨架都散了。摇啊摇,摇得地动山摇,摇得扶摇直上。
西安的城市标志是钟楼,户县的标志也是钟楼,叫户县碎钟楼。尽管年代晚了些,但都建于明代。而且户县文庙还在,西安暗生嫉妒。
户县,是农业大县,更具有西安不曾有的资源。大王镇的醋整天在西安沿街叫卖,葡萄户太八号更名震一时。
03
户县,调皮捣蛋点子多,家长气得直跺脚。有时风头盖过西安,教西安喜忧参半,又无可奈何。
独立特行,桀骜不驯,只是户县的外相。不断创新求变才是其本质,这得益于户县资源和文化。不安分守己,刻在户县人的骨子里。
户县,牛,有它牛气的资本。
“金周至,银户县”,不是随随便便叫的。户县周至,可谓关中的白菜心。八百里秦川,渭河南岸比北岸水源更充足,因此更具有抵抗旱灾的能力。在广大河南地区,蓝田有白鹿塬、长安有神禾原、眉县有五丈原,唯独户县周至一马平川,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秦镇凉皮之所以称雄西安,最早是以秦镇优质稻米为后盾。
西安号称十三朝古都,户县为其奠定基础。夏朝,西安还一片混沌,户县已经出现扈氏国,这也是鄠县地名的由来。它是夏朝的一个附属小国,当时统一叫方国。
南面是秦岭,东面是沣河,北面是渭河,西面是涝河,“一山三水”构成天然屏障,境内土地肥沃,生产力发达,形成方国也就不足为奇。
到了商代,这里建有崇国,是商之属国。崇国的国君叫崇侯虎,侦查到河对岸岐山西伯候姬昌,雄心壮志、不甘人下,于是给纣王打小报告,结果周文王把囚禁七年。
公元前年,周文王讨伐崇侯虎,占领崇国。能掐会算的周文王,一眼就看上这块风水宝地,二话不说,立即将都城从渭河南岸岐山搬过来,在此营建丰京作为都城,沣镐二京开启西安十三朝古都之辉煌。
户县强大,周边有四个古镇作为左膀右臂。东边是秦镇,北边大王镇,西边祖庵镇,南边庞光镇,号称四大金刚,又名四大天王,各怀绝技,深藏功名。
户县强,强在文化。草堂寺,佛教三论宗祖庭,号称佛教中国化的起点。后秦皇帝姚兴为一代高僧鸠摩罗什,专门建立的中国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重阳宫,道教全真教的祖庵,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盛名。王重阳、丘处机师徒经常在此切磋过武艺,天罡北斗阵、全真剑法的原创地。当然,旁边还有个活死人墓。
秦岭号称中华龙脉,七十二峪,峪峪引人入胜,但最大的公园是朱雀森林公园,在鄠邑。
04
户县,从划归西安,再撤县设区,一路顺风顺水,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沾了不少光,也吃了些苦头,亲身体验到大都市虹吸效应,宛如血盆大嘴。
作为咸阳西安郊县,近水楼台先得月,户县蔬菜、建材、包装、印染、物流、初级制造等产业蓬勃发展,经济一片欣欣向荣。但人才流失、环境破坏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经济、教育、环境、招商投资,对标雁塔未央,差异不言而喻,而且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本来难兄难弟的长安区迅速崛起,俨然成了西安新贵,鄠邑望尘莫及,才猛然惊醒。
鄠邑左冲右突,使出浑身解数,依然路漫漫。追赶超越永远只是口号。好不容易逮住个好项目,临门一脚时总被其他新区抢走。难免垂头丧气,难免唉声叹气,愁容满面,前途迷茫。
以前,与兴平隔河相望,与长安惺惺相惜,整天哥俩好,隔三差五再喝喝小酒,酒酣时称兄道弟,其乐融融。
现在再环顾四周,一身冷汗。西安高新区耀武扬威,沣东新城摩拳擦掌,沣西新城虎视眈眈,渼陂湖凌波微步,黑虎掏心。大军压境,兵临城下,叫人怦然心动,叫人寝食难安。民众欣喜若狂,领导压力山大。
户县人扛着白旗旗,东奔西跑,争着找上家,急着去投诚。东边的人盼着高新接收,北部的人盼着划入西咸,城西的人盼着列入渼陂湖。特别是那些沾个边边而没有跨出去的人家,仍留在鄠邑,天天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明目张胆,身在曹营心在汉,整天关心人家高新、西咸的发展动态。
山脚下的人家倒淡定,却四处谋划西安高新四期蓝图。稍有风吹草动,就奔走相告。天天在祈祷,暴风雨,快点来吧,到时把整个鄠邑都托管给高新。
打趣鄠邑人:你们都不爱家乡么?鄠邑人哈哈大笑,说:今生只做户县人,只不过想着早点融入大西安。大有归心似箭的感觉。
然而,政界却心急如麻。地盘越来越小,长此以往,鄠将不鄂。高新割一片,西咸切一溜,曲江挖一块,割肉似的,感觉任人宰割,甚至有丧权辱区的滋味。
05
独立特行,是鄠邑人的天性。相信鄠邑,没有过不去的坎。就像那摇火车,淡定开放,热烈富有激情,貌似沉醉疯狂,内心十分清醒孤独。
独立特行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往往建立在不断试错的基础上。没有敢闯硬冲的环境,创新只能是天上掉馅饼。
创新,需要激情。创新,更多来自民间。世上许多事情,往往是无心栽柳柳成荫,但前提条件是有水有温度。
创新,成为时代主题。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肩负神圣使命,于是秦创原横空出世,丝路科学城应运而生,轰轰烈烈,流光溢彩。规划蓝图气势磅礴,让人热血沸腾。
然而,陕西的硅谷极有可能出现在鄠邑。让科技工作者在思想上陷入摇火车的疯狂,外部恰恰需要安静祥和的环境。这一点,小县城具有一定优势。
农民画,再奔放一些,再潦草一些,再狂野一些,再天马行空一些,说不定会出现个中国的梵高。放荡不羁,成就竹林七贤。户县农民画,急需的不是市场化,而是思想解放。一旦固步自封,往往是走下坡路的前奏。农民画大师们,没事多去天桥湖摇摇火车,说不定摇出个火星四射。
长安的柳青千古,蓝田的陈忠实仙逝,周至的任法融道长得道,风水轮流转,估计下一个大家在鄠邑。定居鄠邑,天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西安人忙着打造硬科技,鄠邑可独辟蹊径,大力发展软科技。依托重阳宫,但不要去搞那些打打杀杀的武侠,办个国际学校,潜心研究道德经。老子学院说不定比孔子学院还吃香。
西安的大学城不计其数。鄠邑能否顺势而为,建个职业教育城。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一直是鄠邑的优势。
西安,朝着大都市阔步前行。大都市的人最喜欢什么?田园牧歌。千万不要看不起农业,乡村永远是中国人灵魂的归宿。有时,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是一种善政,有时无为而治是一种善政。因此,不发展也许就是一种发展模式。保护好现有乡村,包括街道格局、生活场景、民风习俗,或许成为将来的金凤凰。物以稀为贵,亘古不变。
祝福鄠邑。兵临城下,临危不惧,开阔视野,依旧独立特行。归来依旧是少年,这边风景独好。
举报
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评论
征夫作者
49
欢迎批评指正,感谢转发
回复·25天前
查看全部2条回复
Me渡
22
余下的好吃的真多
回复·25天前
查看全部8条回复
征夫作者
2
介绍几个,改天过去品尝品尝
回复·25天前
秦龙V
30
古有“金周至银户县”之说。今日,鄠邑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鄠邑人民提前享受悠闲生活了!
回复·25天前
征夫作者
赞
鄠邑渼陂湖风景确实不错
回复·25天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sp/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