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热门景区,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开始反

“反向旅游”有多火?

10月2号晚上,宅家度国庆的我百无聊赖,突然被一个深刻的问题撞痛了心灵:

疫情以来,我有多久没旅游过了?

顿时,“我要出去玩”的欲望无比强烈地充盈了胸膛。于是我毅然买了一张卧铺票,一夜睡到了临沂,只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尝一口十年前就吃过、但依然回味无穷的小炒鸡。

在临沂,我忘记原本的生活,卸下了所有的工作,像一个本地人一样在这座小城里走街串巷,看初日从雾气蒙蒙中升起,看早市在熙熙攘攘中忙碌,去小区楼下的小店吃小炒鸡,在夜市的炸串摊吃炸串,看大爷大妈跳广场舞,感受人间烟火。

这种体验,完美诠释了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中的一句话:“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发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然后回到一晚的五星级酒店睡觉……

不仅感动,还便宜。

小城临沂

后来看到新闻,发现很多年轻人选择和我一样的方式度过国庆。

国庆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然而,一些冷门城市的旅游流量暴涨,比如号称五万就能买套房的鹤岗,螺蛳粉“香”飘满城的柳州,“宇宙的尽头”铁岭,这些城市的宾馆预定量比往年暴涨数倍,令人惊叹。

国庆期间的柳州街道

“反向旅游”不是感性冲动,而是理性选择

反向旅游的兴起,恰恰说明当下年轻人对套路的反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所有的城市都有一条特色商业街,在上海就叫城隍庙,在成都就叫宽窄巷子,在西安就叫回民街,在扬州就叫东关街,但是去多了,发现只有雷同,没有特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所有的古村落都变成了仿古建筑,卖着一样的义乌小商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老酸奶,而且他们味道都一样……

▲“特色”老酸奶

热门景点的旅游体验,严重同质化。

同时,这些景区人山人海,导致旅游体验极差,所以思路活络、擅长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选择逃离热门景区。

再加上最近几年短视频平台助力,原本不为人知的小众城市走入大众视野;同时高铁线、公路线的完善大大降低了出行成本,让“说走就走”的过程变得无比轻松。

所以年轻人开始抛弃套路,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疗养疲惫。

反向旅游,不是感性冲动,而是理性选择;不是一个开始,而是未来的趋势。

对装企营销有何种启示?

旅游的同质化,背后的本质是工业化。

工业化的好处是提供稳定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降低成本,让每个人都能消费起。

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没内味了。

对这种状态做出反抗的,是Z世代的年轻人。

为什么装企销售的满减促销活动无法打动客户?为什么免费量房的服务也很难换来一次到店?为什么在公域渠道进行了无数的投放但是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因为年轻人对这些标准化的动作早就脱敏了。越标准化的营销动作,越容易在大大小小企业之间推广,就越同质化。这些在他们眼中,都是套路。

于是,他们选择了“反向装修”,“能不能找熟人装修”话题的爆火是一种“反向装修”,刷抖音学装修自己买建材自己施工也是一种反向装修。

▲视频网站上的家居视频

这种反向的背后,折射出年轻人对于套路的抗拒,以及装企和客户之间信任危机。

这种状态,其实也是装企实现营销变革和弯道超车的一个机遇。

装企可以顺从消费者的反套路心态,提供别致的服务体验。消费者对传统的H5页面、促销活动等很反感,但是不会反感实景案例,尤其是针对他们户型设计的实景案例。因为他们能够在小红屋VR全景中看到设计师的审美和造诣,也能看到施工的水准,更能看到他们未来家的样子。

再比如,传统的装企营销中,往往会陷入一种比较尴尬的单向沟通:销售给客户发了图片或者活动网页,但是客户往往反感这些,看没看不知道,喜不喜欢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永远得不到回复。现在通过小红屋小程序实景案例,装企工作人员知道客户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再沟通的时候有共同话题,能够建立信任,离邀约到店也不远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xgyy/12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