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老人的劝告人老了,一定要爱自己多一

邓阿姨有两个孩子,女儿是老大,比儿子大两岁。

女儿生孩子那年,邓阿姨48岁,还没有退休。但是女儿坐月子的时候,邓阿姨还是每到周末,就去她家看看。

亲家母因为儿媳妇生的是女孩,整天脸拉的老长,就像儿媳妇欠她多少钱不还似的。

好在邓阿姨的女儿善良又省事,只要婆婆能给帮忙做口饭吃就行,也不要求别的。

但是邓阿姨看了女儿的处境就很心酸,她发誓,如果将来儿媳妇生了孩子,无论是男孩女孩,她都要好好的对待儿媳妇,好好疼她。

两年后,儿媳妇也给邓阿姨生了个孙女。虽然心里有点遗憾,但是也不影响她照顾儿媳妇。

月子里,邓阿姨不光一天给儿媳妇做五顿饭,还一有空就帮忙看孩子,好让儿媳妇多休息。

所以儿媳妇坐完月子后胖了十斤,但是邓阿姨却忙乎的瘦了五斤。

儿媳妇三个月后就去上班了,邓阿姨只好去儿子家帮忙看孙女。

本来邓阿姨是想把孙女带回家的,但是儿媳妇不乐意。说是孩子太小了,如果不能每天都见着父母,就会对她的性格产生影响。

邓阿姨不懂得儿媳妇的说法有什么科学道理,但那毕竟是人家的孩子,就应该尊重人家的意见。

所以,邓阿姨干脆住在了儿子家。反正老伴几年前就因病去世了,家里也没什么牵挂了。

孙女六个月的时候,白天睡觉少了。于是邓阿姨每天早上吃完饭,就推着婴儿车,去不远处的菜市场买菜。

中午看着孩子简单的对付一顿,晚上约摸着儿子儿媳妇快下班了,邓阿姨就一边看孙女,一边帮忙做饭。

要是等着小两口回来再做饭的话,吃完就会很晚了。

儿媳妇一开始还给邓阿姨一些买菜的钱,但是时间长了,好像就慢慢地忘了。

邓阿姨也不要,反正自己有退休金,平时也花不着什么钱。儿子每月还要还房贷,一个月也撇不下多少钱。

每个月,除了买菜买肉买水果,还要给孙女买两罐奶粉,邓阿姨那点退休金,也就剩不下什么了。

亲家母也经常来,每次都给孩子买一些玩具。

孙女每次见到姥姥,都高兴得不得了,虽然亲家母一个月顶多也就去个一两次。

有时候,孙女看到喜欢的玩具,也会让邓阿姨买。

但是想想自己那点退休金,正好够儿子一家的吃喝,所以邓阿姨基本上都不舍得花钱。顶多在路边花个十块八块的,给孙女买个简单又便宜的小玩具。

孙女就不高兴,总是说奶奶是个小气鬼,一点都不爱她。不像姥姥,她想要啥就给买啥。

如果赶上儿子儿媳妇周末不加班,邓阿姨也会买点零食去女儿家看望外孙女。

有一次刚坐下,外孙女就扯着自己的花裙子给邓阿姨看,说这是我奶奶刚给我买的,漂亮不?

邓阿姨说你长得好看,穿什么都漂亮。

外孙女撅着嘴,说姥姥,那你为什么不给我买一件呢。我奶奶说你就喜欢亲孙女,不喜欢我,所以不愿意给我花钱。

邓阿姨听了,心里一酸。可不是嘛,自己那点钱都贴给儿子了,哪还有什么闲钱给外孙女买东西呢。每次去女儿家,她也都是买些商场搞特价的小零食。

孙女三岁时,找好了幼儿园,说好下个月就去上学。

月底的时候,儿媳妇在饭桌上跟儿子聊天,说这个月喝了两场喜酒,就连孩子上幼儿园的钱,都不够了。

邓阿姨低头吃饭,也没接茬。小两口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半天各自的不容易。

见母亲总也不接话,儿子干脆直接问邓阿姨,说妈妈,我们这个月太紧张了,你能不能暂时帮忙把孩子的园费先给交上呀?

邓阿姨一愣,说我一个月就三千多块钱,除了给你们买菜买饭,让你们吃好喝好,还要给孙女买奶粉,哪还有多少剩余呢。

儿媳妇不相信,说妈妈你上了那么多年的班,就没攒下点钱吗?

邓阿姨忽然就很难过,说我倒是攒了点钱,还不早都拿出来,给你们买房子付首付了吗?

邓阿姨还劝儿子,说既然家里不宽裕,以后你们就尽量的少去外面下馆子,少买件衣服,不也能省下不少钱嘛。

还没等儿子有任何的反应,儿媳妇却把碗一放,就去了卧室。邓阿姨一看她剩下的半碗饭,就知道自己说多了,已经把儿媳妇得罪了。

邓阿姨赶紧跟儿子解释,说我不是故意说她的,就觉得你们整天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也该改改了。以后孙女大了,花钱的地方还多的是呢!

儿子摆摆手,说知道了知道了,以后这些事你跟我说就行,就别在她面前提了。

邓阿姨心里一寒,觉得儿子有了小家庭以后,自己好像就成了外人。

半个月后,邓阿姨把孙女送去了幼儿园,就在小区楼下坐一会儿,晒晒太阳。

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个老大姐,手里还拉着两三岁的小男孩,就直接倒了下去,孩子也被吓得哇哇大哭。

邓阿姨吓了一跳,赶紧跑过去。可是蹲在老大姐身边,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帮她才好。

旁边的人也都很快地围过来,叽叽喳喳地讨论该不该先把她扶起来,还有人帮忙打了电话。

老大姐很快就醒了,说没事,就是昨天半夜孙子尿床了,折腾了半天没休息好。今天早上孩子着急下来玩,我又忘记吃降压药了。

有认识她的人就劝她,说你都六十多岁了,身体根本就不撑熬了。以后晚上就让你儿媳妇自己搂孩子吧,可别那么操心了。一把年纪了,也该学着享享福了!

这话不知道老大姐有没有听进去,反正邓阿姨是听进去了,

吃晚饭的时候,邓阿姨跟儿子说,孙女上幼儿园了,你们自己也可以接送了。我年龄大了,也该歇歇了。

儿子一听就急了,说你走了我们咋办,万一晚上都加班的话,孩子就没人接了。

儿媳妇也挽留她,说妈妈你别走,家里有你多热闹呀。你要是回去了,孙女也会不适应的。

邓阿姨说,我已经决定了,就是跟你们说一声。

第二天是周末,邓阿姨像往常一样,做好了早饭。自己一口没吃,也没喊醒睡懒觉的儿子儿媳妇,就走了。

回家后,邓阿姨把自己家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开始了一个人独居的老年生活。

一个月三千多块钱的退休金,虽然对儿子一家来说不多,但是对于邓阿姨一个人来说,还是绰绰有余的。

毕竟她不是个大手大脚的人,吃的东西也没什么讲究,又不爱吃大鱼大肉的。

每天,邓阿姨都去公园里跟人家学跳广场舞,活动活动筋骨,也顺便跟一些同龄人聊聊天。

她还经常报一些近郊的旅游团,出去散散心,也到处玩玩,花钱也不多。

手里有了闲钱,邓阿姨再去女儿家时,也舍得给外孙女买漂亮衣服和玩具了,外孙女再也不说她抠门了。

去儿子家时,儿媳妇总是跟她抱怨,说她自己接送孩子太忙乎了,还是希望婆婆能再回去。

邓阿姨总是笑笑,从来不接这话。但是她跟儿媳妇说,如果经济上有困难,一定要告诉她。

春节的时候,邓阿姨给孙女和外孙女都包个大红包。其实,手里宽裕了,谁不知道有粉往脸上搽呢。

两年后,邓阿姨找了个男朋友老刘,是跳广场舞时认识的。

老刘是丧偶,比邓阿姨大五岁,刚退休,一个月工资六千多。性格温和,也很会体贴人。有一个女儿,也早就结婚了。

虽然老刘年龄也不小了,但是还经常会像年轻人一样,给邓阿姨买一些鲜花,或者是丝巾之类的小东西,让她惊喜。

邓阿姨跟老刘也都说好了,两个人就在一起过,也不用领证。等年龄大了,就一起去养老院,互相做个伴,还有人照顾。

今年,邓阿姨已经60岁了,退休金也已经涨到了四千块钱,男朋友也足够体贴,什么事都依着她。

老两口时不时地去报个团,到处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去领略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

所以,邓阿姨的老年生活,现在可以说是悠哉悠哉,羡煞了很多同龄人……

邓阿姨老了以后,才明白了一些事:

一、作为父母,还是要多爱自己一点。

儿孙自会有儿孙福,做父母的,没必要一辈子都给儿女做马牛。

当然了,儿媳妇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做婆婆的,还是要及时帮忙,别让儿媳妇记下了月子仇。

二、就算是儿女再多,也不能指着他们养老,尽量做到兜里有钱,心里不慌。

毕竟孩子们成家立业后,本身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的压力。

做父母的,就应该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老年生活,尽量不给儿女添麻烦。

当然了,孩子们该孝顺的,也还是得孝顺。因为孝顺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适时的陪伴和关心。

三、对儿女的家庭生活,千万不能指手画脚。

毕竟自己年龄大了,思维习惯各方面,都跟年轻人不一样了。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不适应孩子们,反而还容易引起家庭矛盾。

四、做个大方的老人,更容易得到小辈们的喜爱!

孩子们小的时候,都是图吃图喝图玩乐的多。所以做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的,如果手头宽裕的话,还是应该多跟小辈们表示一下。

给孩子们买一些不值钱的小玩具,一些爱吃的小零食,或者是一件她心心念念已久的漂亮衣服,都能在她们的童年回忆里,留下美好的记忆!

毕竟在我们小时候的记忆里,就是谁对我们大方,谁就是疼爱我们。我们长大后,也就心甘情愿地去孝顺老人。

五、儿女们有困难时,一定要及时伸手,千万别凉了孩子们的心,别让他们的心里起疙瘩。

不然等自己老了,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他们就不一定有多少积极性了。

因为同是孝顺,真心孝顺和敷衍,也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zy/12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