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广场舞,南京大爷大妈们的日子怎么过
在南京,大爷大妈是“神奇”的代名词。他们是文体界的十项全能获得者。
发明的广场舞像《黑客帝国》的矩阵黑客,浩浩荡荡的占领着一个又一个广场、街道、空地,每日挥汗如雨,体能素质能与年轻人一较高下,深藏功与名。
△从前的大妈们
偶尔,大爷大妈们还会给我们来上几句“口头警告”,拿外卖时被嫌弃天天吃得不健康,下班晚了被念叨又当夜猫子......
直到最近,耳边那些曾以为“多管闲事”的声音突然少了,广场上也不见了大爷大妈们舞动的身体。特殊时期,他们又干啥去了呢?
PART1闲不住的大爷大妈BIGGERNANJING01_
硬核大爷葛进江
图源:江苏新闻
去年防疫期间,因在防疫站点值班严把关而走红网络的“硬核大爷”葛进江,虽然已经67岁高龄,但在疫情再一次爆发的特殊时刻,他又一次挺身而出。
村民在做核酸检测时,他就拿着小喇叭,帮忙维持秩序,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村庄设置交通卡口,他又主动请缨,到村口站岗值班。
图源:江苏新闻
每天从上午7点到晚上7点,除了吃饭、上厕所,葛大爷始终在岗位上坚守。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老党员,遇到疫情,我应该积极地站出来,站在最前面”在他看来,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谈不上什么付出、伟大。
02_
返回村书记吴於霖
图源:现代快报
“你好,麻烦出示一下苏康码”,时至7月31日,已经连续工作了11天的74岁老党员吴於霖,始终坚守在社区防疫的卡点上。
“我是党员,必须走在前面,做好社区防疫的守门人。”
每天出入社区的人很多,要来回检查健康码并辨别其“真伪”,对于一个74岁的老人而言,并非易事。为了能够做好卡点工作,老吴还特地向儿子讨教了看苏康码的“秘籍”。
△吴大爷手写的汇总表格
在吴大爷看来,相对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没日没夜的工作,他做的实在不算什么。
“社区的小年轻们白天要穿防护服,满头是汗地维持检测点的秩序,晚上还要守夜。膀子和腿被蚊子咬的全是包,真让人心疼。”
自己坚守着的老吴,还不忘操心着别人。虽然已经是74高龄,他仍想与大家一起共进退,为社区防疫贡献力量。
03_
社区书记戴爱华
图源:现代快报
当菌菌已经居家办公时,栖霞区尧化街道金尧花园的社区书记戴爱华已经连轴转了两个星期。
从7月21日开始,她几乎每晚忙到深夜12点后才下班,早上6点钟不到,人又准时守在了岗位上,这让习惯了当夜猫子的自媒体人·本菌都自愧不如。
除了日常的统筹工作外,维持秩序、清理垃圾、测量体温等,戴阿姨都会一起参与。第三轮核酸检测开始时,她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奋战了一天,帮助人完成了采样。
图源:现代快报
自己忙活的一口饭未进还督促着工作人员,抽空换班把晚饭解决掉。面对来做核酸的老人,戴阿姨怕其受累,总拿出几个凳子让其坐下。要是有行动不便的,还会组织人员上门采样。
每次收到大家的关心,她总是一句“我还好,我还好,辛苦的是大家”。凡事永远顶在前头,感动着大家的同时,给了居民们安心。
PART2平凡世界伟大的人BIGGERNANJING不只是大爷大妈们,在这场特殊的战役里,还有很多和他们一样平凡的人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才能让这座城市继续运转起来。
01_
公交司机邢凯
图源:现代快报
34岁的邢凯,是江宁东山公交客运有限公司的一名司机。当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发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的通报一出,第二天他便自动请缨,成为了负责转运隔离密切接触者的一线驾驶员。
图源:现代快报
为了做好防护,运转过程中,邢大哥需要全城穿着闷热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因为有交叉感染的风险,车内全程都没有开空调,只是开窗透风。
人在车中,不动也全身都是汗,手上的皮肤被汗水泡得发白,但这些对于老邢而言都不算什么。等到真正将所有人员送到指定地点,完成车辆的消毒之后,他才感知到自己的疲惫。
02_
网约车司机庄小平
图源:现代快报
“医护工作者,请告诉我,我会减免费用,谢谢!您辛苦了!”这是网约车司机庄师傅椅背后悬挂的一块牌子,每每接送到医护人员,他总是直接为其免单。
图源:江苏新闻
每天出车时,接送到一些医护人员,他们上了车可能一下子就睡着了,也有的在不停的打电话,哪怕是大热天,还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
庄师傅觉得他们很辛苦,身为共产党员的他也想为大家出一份力,于是才有了上面的事情。
图源:江苏新闻
为了增加接到医护人员的机率,医院附近行驶。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报名参与了医疗物资的转运配送工作,不断传递着温暖。
他说:“希望国家平安,南京平安,你我平安,大家平安。”
03_
电动车店老板谢俊虎
图源:现代快报特殊时期,南京江宁的电动车辅老板谢俊虎,也不想闲着。他主动拿出店里10多辆电动三轮车,带领10多位热心志愿者组成一支服务车队。
他们随时待命,奔跑在物资储备点和封控小区之间,为居民运送生活物资。小小的电动车里藏着满满的大能量。
图源:现代快报
其实,谢老板是一名退休军人,对于每天工作到很晚,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他表示自己只是干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退伍不褪色,为谢老板点赞。
PART3冲在一线的战士们BIGGERNANJING疫情再次反扑,始终站在抗疫最前线的,还有我们的医护人员们。
他们可能是本地人,也有可能是来自苏州、镇江、盐城、南通......的支援者,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离家在外的人。
他们也是父母眼中的宝贝,或者孩子心中的超人,疫情当前,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
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带着手套,手上也因此被闷出湿疹,泡得发白。摘下手套后,还要不停接触洗手液,导致手背破裂。因为冲突,在艰难工作时,偶尔还会受到抱怨、责骂。
然而,不要忘记,他们也只是和我们一样吃到好吃的会开心,期待着每天和家人朋友多相处一会儿,会哭会笑会疲惫的普通人。
只是疫情再次汹涌,他们被潮水推至一线,才不得不披上铠甲,迎难而上。为了大家的平安,他们甘愿牺牲自己。
所以,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够对他们多一些尊重和理解。我们的好好防护与配合,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虽然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但在这场持久战中,有无数人、无数事值得我们铭记。
或许,他们曾经惹你皱过眉、瘪过嘴,但在烈日当头的特殊时期,是他们依旧在路上。为大家送粮油,提供物资;维护日常出行,守护大家的安全。
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注意安全。特殊时期,平凡的我们都用自己的方式献出一份力,就可以早日将烟火燎燎还给南京!
○本文由Bigger南京整理发布○*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随便转发,禁止转载×商务合作:赵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junzhulun.com/gcwzy/9891.html